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讠部 >>

注音: ㄈㄥˇ 讀音: fěng 

部首:  部外筆畫: 4 總筆畫: 6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4 簡體總筆畫:6

繁體部首:

五筆86: YMQY 五筆98:YWRY 倉頡: IVHNK 鄭碼:SQOS 電碼:6174

筆順編號:453534 四角號碼:37710 UNICODE: 8BBD


基本意思

(諷)

fěng  ㄈㄥˇ
  1. 不看著書本念,背書:~誦(抑揚頓挫地誦讀)。~詠。
  2. 用含蓄的話勸告或譏刺:~刺。~諫(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喻(一種修辭手法,用說故事等方式說明事物的道理)。~一勸百。

英漢互譯

  • mock 

方言注音

  • 粵語:fung3

詳細意思解釋

諷 fěng〈動〉

  1. (形聲。從言,風聲。本義:背誦;朗讀;傳誦)
  2. 同本義 [recite;chant;intone]
    1. 諷,誦也。——《說文》
    2. 興道諷誦言語。——《周禮·大司樂》。注:「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
    3. 少不諷。——《荀子·大略》。注:「謂就學諷詩書也。」按,詩風雅頌三類,以風為之,風借為諷。
    4.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唐· 白居易《游襄陽懷孟浩然》
    5. 三藏就合掌諷起齋經。——《西游記》
  3. 又如:諷味(誦讀詩文而玩索其中的意味);諷經(念經);諷書(背書);諷術(背誦經藝)
  4. 婉言微辭或指責 [slightly blame]
    1. 諷,諫也。——《廣雅》
    2. 論禮有五,諫諷為上。——《后漢書·李云傳》
    3. 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后漢書·張衡傳》
    4.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諷耶?——明· 劉基《賣柑者言》
  5. 規勸 [admonish; advise]
    1. 而呤詠情性,以諷某上。——《文心雕龍》
  6. 又如:諷諫(用委婉的話來勸諫);諷誡(諷諫告誡);諷一勸百(辭賦之文,旨在諷諫,故因一事而起諷,以百事勸戒為終結)

《康熙字典》

  • 《酉集上》《言字部》 ·諷
  • 《唐韻》芬鳳切《集韻》《韻會》方鳳切,風去聲。《說文》誦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興道諷誦言語。《註》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前漢·藝文志》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爲史。《晉書·阮瞻傳》諷誦遺言,不若親承音旨。 又《廣雅》敎也。《玉篇》譬喩也。《集韻》諫刺也。《增韻》託音曰諷。《史記·滑稽傳》優孟常以談笑諷諫。《家語》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吾從其諷諫乎。《白虎通》諷者,智也。患禍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諷告,此智性也。又與風通。《詩·國風·關雎序》風,風也。《註》上如字,下卽諷字。崔靈恩云:用風感物,則謂之諷。又《小雅》或出入風議。《箋》風猶放也。卽諷議。《前漢·嚴助傳》令助諭意,風指於南越。《師古註》以天子之意指諷告也。 又《廣韻》方馮切,音風。亦誦也。一曰告也。

說文解字

  • 《卷三》《言部》 ·諷
  • 誦也。從言風聲。芳奉切

English

recite, incant; satirize

諷的造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