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釒部 >>

注音: ㄌㄩㄝˋ

部首: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5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7   簡體總筆畫: 15

繁體部首:

五筆86/98:QEFY   倉頡:CBDI   鄭碼: PPDS   電碼: 9662

筆順編號:341124313443124   四角號碼: 82149   UNICODE: 92DD


基本意思

"

lüè ㄌㄩㄝˋ

"

方言注音

  • 粵語:lyut3
  • 客家話:[海陸豐腔]lot7[客英字典]lot7[梅縣腔]lot7[臺灣四縣腔]lot7

《康熙字典》

  • 《戌集上》《金字部》 ·鋝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7
  • 〔古文〕《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音劣。《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或曰二十兩爲鋝。《小爾雅》倍舉曰鋝,鋝謂之鍰。宋咸曰:舉三兩,鋝六兩。《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戟皆重三鋝,劒重九鋝,次七鋝,下次五鋝。《註》今東萊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環。環重六兩有大半兩,鍰與鋝同。則三鋝爲一斤四兩。《六書故》說文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爲鋝,則三鋝不得爲一斤四兩也。且戈戟纔重三十一銖,爲已輕矣。至以二十兩爲鋝,則劒重九鋝者,十有一斤四兩,爲已重矣。亦不然也。鍰鋝皆六兩,其實一字。互詳鍰字註。 又《集韻》所劣切,音。義同。或作率。

說文解字

  • 《卷十四》《金部》 ·
  • 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也。從金寽聲。《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爲鋝。力錣切〖注〗,古文。鋢,鋝字之譌。

English

6 oz; ancient measurement

別人正在查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