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注音: ㄌㄟˊ 讀音: léi
五筆86/98: FLF 倉頡: MBW 鄭碼:FVKI 電碼:7191
筆順編號:1452444425121 四角號碼:10601 UNICODE:96F7
基本意思
léi ㄌㄟˊ- 由于下雨時帶異性電的兩塊云相接,空中閃電發出的強大的聲音:~電。~鳴。~動。~雨。~霆。~厲風行。
- 軍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魚~。布~。掃~。~管。
- 〔~池〕古水名,在今中國安徽省望江縣。現用于成語「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圍。
- 姓。
英漢互譯
- mine thunder
方言注音
- 粵語:leoi4
- 客家話:[沙頭角腔]lui2[東莞腔]lui2[海陸豐腔]lui2[客英字典]lui2[陸豐腔]lui3[客語拼音字匯]lui2[梅縣腔]lui2[臺灣四縣腔]lui2[寶安腔]lui2
詳細意思解釋
- 雷
靁 léi〈名〉
- (象形。甲骨文,中間象閃電,圓圈和小點表示雷聲。整個字形象雷聲和閃電相伴而作。小篆變成了會意字,從雨,下象雷聲相連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義:云層放電時發出的巨響)
- 同本義 [thunder]
- 靁,陰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說文》
- 陰陽合為雷。——《春秋·玄命苞》
- 雷者,陰中之陽也。——《白虎通》
- 仲春,雷乃發聲,仲秋,雷始收聲。——《禮記·月令》
-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易·說卦》
- 陰陽相薄為雷。——《淮南子·墜形》
- 天下應之如雷霆。——《荀子·儒效》
- 如雷如霆,徐方震驚。——《詩·大雅·常武》
- 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楊萬里《檄風伯》
- 又如:雷火(因雷擊所起的火);雷光(閃電的光茫);雷吼(形容響聲大如雷鳴);雷氣(雄壯的氣概);雷奮(如雷霆的振動);雷干(氣候天氣苦熱);雷謗(比喻猛烈毀謗);雷馳(形容快如雷電閃擊);雷騰云奔(如雷電風云般的奔騰)
- 劇響,巨大聲響 [roll of thunder]。
- 雷霆乍起——唐· 杜牧《阿房宮賦》
- 軍事上用的爆炸武器 [mine]。如:地雷、水雷、魚雷
- 通「罍」。古酒器名 [wine vessel]
- 君于是造立禮器…雷、洗、觴、觚。——《隸釋·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
- 姓
詞性變化
- 雷 léi
〈動〉
- 打雷 [produce thunder]
- 故雷則掩耳。——《呂氏春秋·貴生》
- 無冬雷,地冬霆。——《管子·七臣七主》
- 通「擂」,敲擊 [knock]
- 雷鼓大震。——《資治通鑒》
《康熙字典》
- 《戌集中》《雨字部》 ·雷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5
- 〔古文〕靁《唐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音罍。《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從雨畾聲。象回轉形。《易·說卦》震爲雷。《禮·月令》仲春,雷乃發聲。 又《禮·曲禮》毋雷同。《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註》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註》雷鼓,八面鼓也。 又《韻會》雷門,會稽城門,有大鼓,聲聞百里。《前漢·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 又《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又山名。《書·禹貢》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 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傳》雷夏,澤名。 又漢侯國名。在東海。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外國名。《前漢·西域傳》無雷國王冶盧城。 又州名。《韻會》在廣西,其山爲雷所震,水流爲江。唐置雷州。 又姓也。《前漢·淮南王安傳》郞中雷被。 又音纍。《楚辭·九歌》駕龍輈兮乗雷,載雲旗兮委蛇。《晉語》靑陽。方雷氏之甥也。《註》方雷,西陵氏之姓。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實生靑陽。雷纍同。○按晉語註,雷有纍音,非止葉音也。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推石下也。 又《集韻》盧對切,音類。本作礧。或作壘礌檑。《埤蒼》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禮·秋官·職金註》槍雷,椎槨之屬。《釋文》劉音誄。沈云:當爲礌,郞對反。《前漢·鼂錯傳·具藺石註》如淳曰:藺石,城上雷石。師古曰:雷,來內反。 又《正字通》擊鼓曰雷。《古樂府》官家出遊雷大鼓。*考證:〔又姓。《前漢·淮南衡山王傳》郞中雷被。〕 謹按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合爲一卷,鄭此引係淮南王傳中語,應省衡山字。改又姓也前漢淮南王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