鰭
注音: ㄑㄧˊ 讀音: qí
簡體部首: 魚 簡體部外筆畫: 10 簡體總筆畫:18
繁體部首: 魚
五筆86/98: QGFJ 倉頡: NMJPA 鄭碼: RBRK 電碼:7662
筆順編號: 352512111213352511 四角號碼: 24161 UNICODE:9CCD
基本意思
(鰭)
qí ㄑㄧˊ- 魚類的運動器官,由薄膜和硬刺組成,按它所在部位,可分為胸鰭、腹鰭、脊鰭、臀鰭、尾鰭。
英漢互譯
- fim fin
方言注音
- 粵語:kei4
- 潮州話:徐衣1(妻)戈衣5(奇),ci1ki5(chhikh^i)[饒平]gi5(k^i)
詳細意思解釋
- 鰭
鰭 qí〈名〉(形聲。從魚,耆聲。本義:魚類和某些其他水生動物的類似翅或槳的附肢) 同本義 [fin],起著推進、平衡及導向的作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為背鰭、臀鰭、尾鰭、胸鰭和腹鰭。如:鰭棘(支撐魚鰭薄膜的棘刺狀硬骨。又叫鰭鬣)
《康熙字典》
- 《亥集中》《魚字部》 ·鰭
-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音祁。魚脊上骨。《禮·少儀》夏右鰭。《註》脊也。《疏》夏時陽氣在魚脊,故右鰭。《史記·司馬相如傳》揵鰭擢尾。《註》正義曰:鰭,魚背上鬣也。又《玉篇》與鮨同。魚名。又鮓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