饟
注音: ㄒㄧㄤˇ 讀音: xiǎng
簡體部首:飠 簡體部外筆畫:17 簡體總筆畫:25
繁體部首:食 繁體部外筆畫:17 繁體總筆畫:26
五筆86:WYVE 五筆98:WVYE 倉頡:OIYRV 鄭碼: OXER 電碼: 7442
筆順編號: 3445115441251251112213534 四角號碼: 80732 UNICODE: 995F
基本意思
xiǎng ㄒㄧㄤˇ- 同餉。
方言注音
- 粵語:hoeng2
- 客家話:[海陸豐腔]siong5hiong3[客英字典]hiong3siong5[臺灣四縣腔]siong5hiong3
《康熙字典》
- 《戌集下》《食字部》 ·饟 ·康熙筆畫:26 ·部外筆畫:17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亮切。與餉同。《爾雅·釋詁》饁饟,饋也。《疏》食人曰饟,自家之野也。《詩·周頌》其饟伊黍。《釋文》饟,式亮反。 又《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賞。周人謂饋曰饟。 又《集韻》人樣切,音讓。又《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義同。
說文解字
- 《卷五》《食部》 ·饟
- 周人謂餉曰饟。從食襄聲。人漾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