餟
注音: ㄔㄨㄛˋ 讀音: chuò
簡體部首: 飠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 16
繁體部首: 食 繁體部外筆畫: 8 繁體總筆畫: 17
五筆86: WYVC 五筆98:WVCC 倉頡: OIEEE 鄭碼:OXXX 電碼:7417
筆順編號:3445115454545454 四角號碼:87747 UNICODE:991F
基本意思
chuò ㄔㄨㄛˋ- 古同啜。
方言注音
- 粵語:zeoi3zyut3
- 客家話:[海陸豐腔]dot7[客英字典]dot7[臺灣四縣腔]dot7
《康熙字典》
- 《戌集下》《食字部》 ·餟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8
- 《唐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音綴。《玉篇》祭酹也,餽也。《史記·武帝紀》其下四方地爲餟食。《註》索隱曰:餟謂聮續而祭之。《正義曰》謂繞壇設諸神祭座,相連綴也。《前漢·郊祀志》作腏。《循吏傳》作醊。 又《廣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音輟。義同。
說文解字
- 《卷五》《食部》 ·餟
- 酹也。從食叕聲。陟衞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