诐
注音: ㄅㄧˋ 讀音: bì
簡體部首: 讠 簡體部外筆畫:5 簡體總筆畫: 7
繁體部首:言
五筆86: YHCY 五筆98: YBY 倉頡:IVDHE 鄭碼:SXI
筆順編號: 4553254 四角號碼: 34747 UNICODE: 8BD0
基本意思
(詖)
bì ㄅㄧˋ- 偏頗,邪僻:~行。~辭。
方言注音
- 粵語:bei1bei3
詳細意思解釋
- 诐
詖 bì〈動〉
- (形聲。從言,皮聲。本義:辯論)
- 同本義 [argue]
- 诐,辯論也。——《說文》。段玉裁注:「此诐字正義。皮,剝取獸革也。披,析也。凡從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故诐為辯論也。」
- 諂媚 [flatter]
- 險诐陰賊。——《漢書》
詞性變化
- 诐
詖 bì〈形〉
- 通「頗」( pō)。偏頗,不正 [biased,biassed]
- 不從俗而诐行兮。——《楚辭·劉向·離世》
- 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孟子·公孫丑上》
- 又如:诐行(不正當的行為);诐辭(偏頗邪僻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