讟
注音: ㄉㄨˊ 讀音: dú
五筆86/98: YFLY 倉頡: YRGCR 鄭碼:SBLS 電碼: 6251
筆順編號:41112511212522125111344111251 四角號碼:00661 UNICODE: 8B9F
基本意思
dú ㄉㄨˊ- 怨恨:「旦獲~于群弟兮。」
- 誹謗:「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之言出矣。」
- 憎惡。
方言注音
- 粵語:duk6
- 客家話:[海陸豐腔]tuk8[臺灣四縣腔]tuk8[客英字典]tuk8[梅縣腔]tuk8
詳細意思解釋
- 讟 dú
〈動〉
- 怨恨 [hate]
- 讟,痛怨也。——《說文》
- 怨讟動于民。——《漢書·五行志》
- 又如:謗讟(誹謗,怨言)
- 誹謗 [slander]
- 今茲入鄭,民不罷勞,君無怨讟。——《左傳·宣公十二年》
《康熙字典》
- 《酉集上》《言字部》 ·讟 ·康熙筆畫:29 ·部外筆畫:22
-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痛怨也。《徐鍇曰》象衆怨也。故從二言。《廣雅》惡也。《揚子·方言》讟、咎,謗也。《郭註》謗,言噂讟也。《左傳·昭元年》民無謗讟。《杜註》讟,誹也。《前漢·五行志》怨讟動於民。《師古註》讟,痛怨之言。
說文解字
- 《卷三》《誩部》 ·讟
- 痛怨也。從誩聲。《春秋傳》曰:「民無怨讟。」徒谷切
文四 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