儻
注音: ㄊㄤˇ 讀音: tǎng
簡體部首:亻 簡體部外筆畫:20 簡體總筆畫: 22
繁體部首: 人
五筆86/98:WIPO 倉頡: OFBF 鄭碼: NKBU 電碼: 0331
筆順編號:3224345251254312114444 四角號碼:29231 UNICODE: 513B
基本意思
"tǎng ㄊㄤˇ- 見儻。
- 同[[倘1」。
方言注音
- 粵語:tong2
- 客家話:[寶安腔]tong3[梅縣腔]tong3[海陸豐腔]dong3tong3[客英字典]tong3[臺灣四縣腔]dong3tong3[陸豐腔]tong3
《康熙字典》
- 《子集中》《人字部》 ·儻 ·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20
- 《唐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湯上聲。倜儻,卓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俶儻瑰瑋。《前漢·史丹傳》儻蕩不備。《註》豁達也。 又《關尹子·一宇篇》心儻儻,物迭迭。《註》儻儻,猶儃儃。 又或然之辭。儵忽不可期也。《莊子·天地篇》儻乎若行,而失道也。《繕性篇》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 又《莊子·天下篇》時恣縱而不儻。《註》儻,茍也。 又《韻會》通作黨。《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揚雄傳》黨鬼神可也。 咕作儻。俗作倘。
說文解字
- 《卷八》《人部》 ·儻
- 倜儻也。從人黨聲。他朖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