鏊
注音: ㄠˋ 讀音: ào
簡體部首:金 簡體部外筆畫:10 簡體總筆畫: 18
繁體部首:金 繁體部外筆畫:11 繁體總筆畫:19
五筆86/98: GQTQ 倉頡: GKC 鄭碼: CIMP 電碼: 9379
筆順編號:112153313434112431 四角號碼: 58109 UNICODE:93CA
基本意思
ào ㄠˋ- 一種鐵制的烙餅的炊具,平面圓形,中間稍凸。
方言注音
- 粵語:ngou4ngou6
- 客家話:[海陸豐腔]ngau6ngau2[臺灣四縣腔]ngau5ngau2[客英字典]ngau2ngau5[客語拼音字匯]ngau2
詳細意思解釋
- 鏊 ào
〈名〉
- 烙餅用的平底鐵鍋,俗稱鏊子或鏊盤 [griddle]
- 范全在那里叫苦叫屈,如熱鏊上螞蟻,沒走一頭處。——《水滸傳》
- 又如:鏊硯(鏊形的硯臺)
《康熙字典》
- 《戌集上》《金字部》 ·鏊 ·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1
- 《廣韻》五到切《集韻》《正韻》魚到切,音傲。《廣韻》餠鏊。《集韻》燒器。 又山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鉅。 又《集韻》牛召切,音。亦燒器。 又牛刀切,音敖。釜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