躒
注音: ㄌㄧˋ ㄌㄨㄛˋ 讀音: lì luò
五筆86: KHXS 五筆98:KHRS 倉頡: RMVID 鄭碼: JIZF 電碼: 6491
筆順編號: 2512121325115545541234 四角號碼:62194 UNICODE: 8E92
基本意思
lì ㄌㄧˋ方言注音
- 粵語:lik1lok3
- 客家話:[海陸豐腔]lit8lok8[臺灣四縣腔]lit8lok8[客英字典]lit8[梅縣腔]lit7
《康熙字典》
- 《酉集中》《足字部》 ·躒 ·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15
-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同。《玉篇》動也。《大戴禮》騏驥一躒,不能千步。 又人名。《左傳·昭九年》使荀躒佐下軍。《註》荀盈之子。 又《廣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音洛。《班固·西都賦》連躒諸夏。《註》逴躒,猶超絕也。《孔融·薦禰衡表》英才卓躒。《註》卓躒,絕異也。 又《左傳》荀躒,《釋文》亦音雒。 又《集韻》力角切,音犖。義同。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類篇》迅也。*考證:〔《左傳·昭九年》使荀躒佐下車。〕 謹照原文下車改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