踆
注音: ㄑㄩㄣ 讀音: qūn
五筆86/98: KHCT 倉頡:RMICE 鄭碼: JIOR
筆順編號: 25121215434354 四角號碼:63147 UNICODE:8E06
基本意思
qūn ㄑㄩㄣˉ- 〔~~〕忽走忽停的樣子,如「大雀~~。」
方言注音
- 粵語:cyun1seon1zeon3
- 客家話:[海陸豐腔]zun3zun1[客英字典]zun1[臺灣四縣腔]zun3zun1
詳細意思解釋
- 踆 cūn
〈動〉
- 踢 [kick]
- 獒亦躇階而從之(指趙盾), 祁彌明逆而踆之(指獒)。——《公羊傳·宣公六年》
- 退 [retire]
- 千品萬官,已事而踆。——《文選·張衡·東京賦》。李善注引 薛綜曰:「已,止也。踆,退也。謂品秩官僚等,并止事而退還也。」
《康熙字典》
- 《酉集中》《足字部》 ·踆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7
- 《廣韻》《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與竣同。止也,伏也。《玉篇》退也。《張衡·東京賦》已事而踆。 又《張衡·西京賦》大雀踆踆。《註》大雀,容也。 又《集韻》壯倫切。義同。 又《集韻》《正韻》徂昆切,音存。《類篇》以足逆蹋曰踆。《公羊傳·宣七年》祁彌明逆而踆之。 又《集韻》租昆切,音尊。蹲也。《史記·貨殖傳》下有踆鴟。《註》徐廣曰:蹲古作踆。《莊子·外物篇》帥弟子而踆於窾水。《音義》字林云:踆,古蹲字。《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註》踆,猶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