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足部 >>

注音: ㄎㄨㄚˋ 讀音: kuà  

部首: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3

五筆86/98:KHDN   倉頡:RMKMS   鄭碼:JIBZ   電碼: 6421

筆順編號: 2512121134115   四角號碼: 64127   UNICODE:8DE8


基本意思

kuà   ㄎㄨㄚˋ
  1. 抬腿向前或向旁移動越過,邁過:~進。~入。~度。
  2. 騎,兩腳分在器物的兩邊坐著或立著:~馬。小孩~著門檻。
  3. 超過時間或地區之間的界限:~越。~年度。~國公司。
  4. 附在旁邊:~院。
  5. 古同胯。

英漢互譯

  • bestraddle   stride  

方言注音

  • 粵語:kwaa1kwaa3
  • 客家話:[客英字典]kwa1kwa5[海陸豐腔]kwa1kwa5(kiam6)[東莞腔]ka1[陸豐腔]kua5[臺灣四縣腔]kwa1kwa5(kiam5)[寶安腔]ka1[梅縣腔]hia1kia2kia5kia3kiam5kwa1pia1sia1[客語拼音字匯]a1ka1kua1

詳細意思解釋

  • kuà

〈動〉

  1. (形聲。從足,夸聲。本義:邁步,越過)
  2. 同本義 [step;stride]
    1. 跨,渡也。——《說文》。段注:「謂大其兩股間,以有所越也。」
    2. 不跨其國。——《國語·晉語》
    3. 康王跨之。——《左傳·昭公十三年》
  3. 又如:跨進大門;跨過小溝;跨躡(跨踏;跨步);跨巽(跨到或達到「巽」的方位);跨火(跨過火堆。為一種民俗);跨蹤(跨越)
  4. 超過 [go beyond]
    1. 乃覽秦制,跨 周法。—— 張衡《西京賦》
  5. 又如:跨灶(比喻兒子勝過父親);跨俗(超越世俗);跨年(從舊年底到新年初的時間)
  6. 騎 [bestride]
  7. 又如:跨戰馬去草原;跨鶴(乘鶴。比喻成仙);跨青牛(相傳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仙去)
  8. 橫于上 [span]
    1. 跨谷彌阜。——《文選·張衡·西京賦》
  9. 又如:跨街樓(聯結街道兩旁樓房而橫跨在街道上空的樓。又稱過街樓);跨所(跨院,正院旁邊的院子);跨虹(喻指拱形橋)
  10. 挎 [carry on the arm]
    1. 智深到座前領了法貼,辭了長老,背上包裹,跨了戒刀禪杖。——《水滸傳》
  11. 又如:跨菜籃子;跨刀(挎著腰刀)
  12. 占據 [occupy]
    1.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三國志·諸葛亮傳》
    1. 若跨有荊益。
  13. 又如:跨蹈(占有);跨據(據有);跨有(據有)
  14. 兼有 [have both]。如:跨州連郡(指占有數個州、郡的意思);跨躡(兼有其地);跨邊(兼有邊境兩方的藉貫)

詞性變化

  • kuà

〈名〉

  1. 指兩腿之間。通「胯」 [hip]
    1. 能死,剌我;不能,出跨下。——《漢書·韓信傳》
  2. 又如:跨下之辱(從他人胯下爬過去的屈辱。比喻胸懷大志的人,能忍辱負重);跨下(兩腿之間)

《康熙字典》

  • 《酉集中》《足字部》 ·跨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 《唐韻》《正韻》苦化切《集韻》《韻會》枯化切,音胯。《說文》渡也。《玉篇》越也。《左傳·昭十三年》康王跨之。《註》過其上。 又《廣韻》兩股閒也。《詩·魯頌》有驈有黃。《傳》驪馬白跨曰驈。《疏》郭云:髀閒也。倉頡篇云:兩股閒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苦故切,音庫。踞也。《晉語》不跨其國。《註》猶踞也。《史記·李斯傳》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又《史記·司馬相如傳》跨野馬。《註》索隱曰:跨,乗之也。 又《廣韻》苦瓜切《集韻》《韻會》《正韻》枯瓜切,音誇。吳人云坐曰跨。《類篇》大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瓦切,音。跨,行不進貌。 又《集韻》枯買切,音胯。跨,行貌。

說文解字

  • 《卷二》《足部》 ·跨
  • 渡也。從足夸聲。苦化切

English

straddle, bestride, ride; carry

跨的造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