籣
注音: ㄌㄢˊ 讀音: lán
五筆86:TUGI 五筆98: TUSL 倉頡: HANW 鄭碼:MXFL 電碼:8948
筆順編號: 31431425112511125431234 四角號碼: 88227 UNICODE: 7C63
基本意思
lán ㄌㄢˊ- 古代盛弩箭的器具。
方言注音
- 粵語:laan4
- 客家話:[海陸豐腔]lan2[客英字典]lan2[臺灣四縣腔]lan2[寶安腔]lan2[梅縣腔]lan2[陸豐腔]lan3[客語拼音字匯]lan2
詳細意思解釋
- 籣
韊 lán〈名〉古代盛弩矢的一種器具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 平原君負籣夫為公子先引。——《史記·魏公子列傳》
《康熙字典》
- 《未集上》《竹字部》 ·籣 ·康熙筆畫:23 ·部外筆畫:17
- 《廣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音闌。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前漢·韓延壽傳》延壽爲東郡,令騎士兵車四面營陣,被甲鞮鞪居馬上,抱弩負籣。《註》籣,盛弩矢者也。其形如木桶。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有屋籣縣。
說文解字
- 《卷五》《竹部》 ·籣
- 所以盛弩矢,人所負也。從竹闌聲。洛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