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
注音: ㄕㄥ 讀音: shēng
五筆86/98: TTGF 倉頡: HHQM 鄭碼: MMC 電碼: 4563
筆順編號:31431431121 四角號碼:88105 UNICODE: 7B19
基本意思
shēng ㄕㄥˉ- 管樂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歌。蘆~。~管樂(yuè)。
方言注音
- 粵語:saang1sang1
- 客家話:[陸豐腔]sen1[客語拼音字匯]sang1sen1sin1[海陸豐腔]sen1[東莞腔]sang1[臺灣四縣腔]sen1[客英字典]sen1[梅縣腔]sen1[寶安腔]sang1
詳細意思解釋
- 笙 shēng
〈名〉
- (形聲。從竹,生聲。本義:簧管樂器) 同本義 [sheng 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
- 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說文》
- 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爾雅》
- 笙長四尺。——《風俗通》
- 三人吹笙,一人吹和。蓋小者。——《儀禮·鄉射禮記》注
-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小雅·鹿鳴》
- 又如:笙弄(弄笙);笙簧(簧管樂器);笙咽(笙的音質失調);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筑(笙和筑);笙暖(對笙簧加熱,使音質清亮);笙籟(笙和籟。古管樂器);笙鏞(亦作「笙庸」。古樂器名)
《康熙字典》
- 《未集上》《竹字部》 ·笙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 《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廣韻》樂器也。《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博雅·釋樂》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前漢·律歷志》匏曰笙。《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書·益稷篇》笙鏞以閒。《詩·小雅》笙磬同音。《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 又細也。《揚子·方言》笙,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貌謂之笙。《廣雅》笙,小也。 又地名。《左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至笙。《註》笙,魯境。 又簟名。《揚子·方言》簟謂之笙。《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韜于筒中。 又葉師莊切。《詩·小雅》鼓瑟吹笙。葉下將、行,行音杭。 又《字彙補》疏臻切,音莘。《史記·齊世家》遂殺子糾于笙瀆。《索隱曰》鄒誕生本作莘讀,莘、笙聲相近。*考證:〔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 謹按此數語出博雅,誤列入釋名語中。今於以瓠句上增博雅釋樂四字。〔《白虎通》笙之爲言施也,牙也。萬物始施而牙,太蔟之氣也。〕 謹按原文笙作匏上二語乃匏之訓詁,與笙字無涉。今據本書改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書·益稷謨》笙鏞以閒。〕 謹按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說文解字
- 《卷五》《竹部》 ·笙
- 十三簧。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從竹生聲。古者隨作笙。所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