籩
注音: ㄅㄧㄢ 讀音: biān
五筆86:TLPU 五筆98:TEPU 倉頡: HYKS 鄭碼:MWYM 電碼:4710
筆順編號: 31431453454 四角號碼: 88302 UNICODE: 7B3E
基本意思
(籩)
biān ㄅㄧㄢˉ- 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盛果品等的竹器。
方言注音
- 粵語:bin1
詳細意思解釋
- 籩
籩 biān〈名〉
- 竹豆。古代用竹編成的食器,形狀如豆,祭祀燕享時用來盛果實、干肉 [bamboo articles used for sacrifices or banquet]
- 籩,竹豆也。從竹,邊聲。——《說文》
- 掌籩之之賓。——《周禮·籩人》
- 籩祭。——《儀禮·祝贊》。注:棗栗之祭 。」
- 品其百籩。——《國語·周語》
- 晉侯享之,有加籩。——《左傳·昭公六年》
- 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明· 劉基《賣柑者言》
- 又如:籩人(周禮官名。天官之屬。掌四籩之實,以供王祭祀燕享之用);籩豆(古代祭祀燕享時所用的器皿。籩盛桃梅,豆盛肉醬)
《康熙字典》
- 《未集上》《竹字部》 ·籩
- 《廣韻》布元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邊。竹豆。《爾雅·釋器》竹豆謂之籩。《疏》籩,以竹爲之,口有籐緣,形制如豆,亦受四升,盛棗、栗、桃、梅、蔆芡、脯脩、膴鮑、糗餌之屬,祭祀、燕享所用。《詩·豳風》籩豆有踐。《儀禮·士冠禮》旨酒令芳,籩豆有楚。《左傳·昭六年》季孫宿如晉,晉侯享之,有加籩。《註》籩豆之數多于常禮。 又官名。《周禮·天官》籩人奄一人,女籩十人。《疏》女籩,女奴之曉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