軜
注音: ㄋㄚˋ 讀音: nà
五筆86/98:LMWY 倉頡:JJOB 鄭碼:FKLO 電碼:9292
筆順編號: 12511122534 四角號碼:54027 UNICODE: 8EDC
基本意思
nà ㄋㄚˋ- 驂馬內側的韁繩:「鋈以觼~。」
方言注音
- 粵語:naap6
- 客家話:[海陸豐腔]nap8[客英字典]nap8[臺灣四縣腔]nap8
《康熙字典》
- 《酉集下》《車字部》 ·軜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4
- 《廣韻》《正韻》奴荅切,音納。《說文》驂馬內轡,繫軾前者。《詩·秦風》鋈以觼軜。《疏》謂白金飾皮爲觼,以納物也。四馬八轡,而經傳皆言六轡,明有二轡,當繫之馬之有轡者,所以制馬之左右,令之隨逐人意。驂馬欲入,則逼於脅驅,內轡不須牽挽,故知納者,納驂內轡,繫於軾前也。*考證:〔《詩·秦風》鋈以觼軜。《箋》謂白金飾皮爲觼,以納物也。〕 謹照原書箋改疏。
說文解字
- 《卷十四》《車部》 ·軜
- 驂馬內轡繫軾前者。從車內聲。《詩》曰:「以軜。」奴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