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
注音: ㄎㄤ 讀音: kāng
五筆86: OYVI 五筆98:OOVI 倉頡:FDILE 鄭碼: UFXK 電碼:4749
筆順編號:43123441351124134 四角號碼:90999 UNICODE:7CE0
基本意思
kāng ㄎㄤˉ- 稻、麥、谷子等的子實所脫落的殼或皮:米~。糟~。~秕。~醛(有機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藥物等的原料)。
- 蘿卜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窩狀。
英漢互譯
- bran chaff pollard
方言注音
- 粵語:hong1
- 客家話:[海陸豐腔]hong1kong1[東莞腔]hong1kong1[臺灣四縣腔]hong1kong1[客英字典]kong1hong1[沙頭角腔]hong1[梅縣腔]hong1[寶安腔]hong1[客語拼音字匯]hong1hong3
詳細意思解釋
- 糠
穅、粇 kāng〈名〉
- (形聲。從米,康聲。本義:從稻、麥等谷皮上脫下的皮、殼)
- 本作「穅」,「康」。谷的外殼 [chaff;bran;husks]
- 鄰有糠槽而欲竊之。——《墨子·公輸》
- 又
- 此猶梁肉之與糠糟也。
- 又如:糠菜半年糧;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飯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糧食);糠燈(一種照明用具。以蘇子油渣雜粟糠摶在蓬梗上點燃。舊時吉林民間多用之)
- 小麥種子、黑麥種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層,從籽粒上分離出來,特別用于家畜飼料 [bran]
-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揚作兩處飛。——《琵琶記·糟糠自厭》
《康熙字典》
- 《未集上》《米字部》 ·糠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 《廣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音康。《玉篇》穀皮也。《前漢·食貨志》貧者食糟糠。 又《韻會小補》或省作康。《爾雅·釋器》康謂之蠱。《疏》康,米皮,一名蠱。《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是也。 又粃糠,煩碎也。《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註》粃糠猶煩碎。 又山名。《交州記》合浦海口有糠頭山,相傳越王舂米于此,積糠而成。 又星名。《石氏·星經》箕前亦名糠。星明,大歲豐,小微,天下饑荒無米。 《玉篇》本作穅。《集韻》或作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