聱
注音: ㄠˊ 讀音: áo
簡體部首: 耳 簡體部外筆畫:10 簡體總筆畫: 16
繁體部首: 耳 繁體部外筆畫:11 繁體總筆畫:17
五筆86/98: GQTB 倉頡:GKSJ 鄭碼:CIMC 電碼: 9043
筆順編號:1121533134122111 四角號碼: 58401 UNICODE: 8071
基本意思
áo ㄠˊ- 話不順耳:~牙(語句念著不順口)。
- 不聽取他人的意見:「彼誚以為~者,為其不相從聽」。
方言注音
- 粵語:ngou4
- 客家話:[海陸豐腔]ngau2[客語拼音字匯]ngau2[臺灣四縣腔]ngau2[客英字典]ngau2[梅縣腔]ngau2[寶安腔]ngau2
詳細意思解釋
- 聱 áo
〈形〉
- (形聲。從耳敖聲。本義:不接受意見)
- 同本義 [perverse]
- 聱,不入人語也。——《廣雅》
- 彼誚為聱者,為其不相從聽。——元結《自釋》
- 又如:聱牙(乖忤,抵觸。亦謂與人意見不同,不隨世俗)
- 文詞艱澀 [involved and abstruse]。如:聱牙戟口(聱牙詘曲,聱牙詰曲,聱牙詰屈。都形容文辭艱澀難讀);聱屈(拗口難讀)
《康熙字典》
- 《未集中》《耳字部》 ·聱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 《唐韻》五交切《韻會》牛交切,音謷。《說文》不聽也。《廣雅》不入人語也。《埤蒼》聱牙,爲其不相聽也。《唐書·元結傳》能學聱牙,保宗而全家,自號聱叟。又辭不平易。《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詰曲聱牙。 又聱耴,衆聲也。《左思·吳都賦》魚鳥聱耴。《釋文》聱,魚曹切。《註》倉頡篇曰:聱耴,衆聲也。 又《廣韻》五勞切《集韻》《正韻》牛刀切,音敖。亦不聽也。 又《集韻》魚到切,音傲。聱耴,魚鳥狀。
說文解字
- 《卷十二》《耳部》 ·聱
- 不聽也。從耳敖聲。五交切
文一 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