覂
注音: ㄈㄥˇ 讀音: fěng
簡體部首:覀 簡體部外筆畫: 4 簡體總筆畫:10
繁體部首: 襾 繁體部外筆畫: 5 繁體總筆畫:11
五筆86/98: STPU 倉頡: MWHIO 鄭碼:FJMW
筆順編號:1252213454 四角號碼:10302 UNICODE:8982
基本意思
fěng ㄈㄥˇ- 翻;傾覆:「~駕之馬,設銜策以驅之。」
- 缺乏:「公私~竭,戶口減耗。」
方言注音
- 粵語:faan3fung3
- 客家話:[海陸豐腔]fung3[客語拼音字匯]fang4[臺灣四縣腔]fung3[客英字典]fung3[寶安腔]fung3
詳細意思解釋
- 覂 fěng
〈動〉
- 翻 [turn over]
- 覂,反覆也。從西,乏聲。——《說文》
- 泛(覂)駕之馬。——《漢書·武帝紀》
- 大駕將泛(覂)。——《漢書·食貨志》
- 子往矣,無乏(覂)吾事。——《莊子·天地》
- 馬無覂駕之佚。——顏延之《赭白馬賦》
- 又如:覂駕(翻車)
《康熙字典》
- 《申集下》《襾字部》 ·覂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 《唐韻》《集韻》《韻會》方勇切。同。《說文》反覆也。《前漢·武帝紀》泛駕之馬。《師古註》泛本作覂,後通用耳。《禮·記正義序》覂駕之馬,設銜策以驅之。《顏延之·赭白馬賦》馬無覂駕之軼。 又《韻學集成》乏也。《唐書·宋務光傳》公私覂竭,戸口減耗。 又《集韻》房用切,音俸。義同。 又《集韻》補范切,音fǎn。《博雅》棄也。 《廣韻》或作泛。《集韻》或又作。
說文解字
- 《卷七》《襾部》 ·覂
- 反覆也。從襾乏聲。方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