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糹部 >>

注音: ㄍㄠˇ 讀音: gǎo  

部首: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 16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10   簡體總筆畫: 16

繁體部首:

五筆86/98: XYMK   倉頡:VFYRB   鄭碼: ZSJL   電碼: 4908

筆順編號:5544444125125251   四角號碼: 20927   UNICODE: 7E1E


基本意思

"gǎo   ㄍㄠˇ
"

方言注音

  • 粵語:gou2
  • 客家話:[海陸豐腔]gau3[客英字典]gau3[臺灣四縣腔]gau3[寶安腔]gau3[梅縣腔]gau3[客語拼音字匯]gau3go3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縞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考切,音杲。《說文》鮮色也。《博雅》練也。《小爾雅》繒之精者曰縞。《書·禹貢》闕篚纖縞。《傳》縞,白繒。《詩·鄭風》縞衣綦巾。《傳》縞衣,白色男服。《禮·檀弓》祥而縞。《疏》縞,謂縞冠。又《玉藻》縞冠素紕,旣祥之冠也。《疏》縞是生絹又。《王制》殷人哻而祭,縞衣而養老。《註》殷尚白,而縞衣裳。《戰國策》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前漢·地理志註》縞,鮮支也,卽今所謂素者也。 又《廣韻》古到切《集韻》居號切,音誥。義同。

說文解字

  • 《卷十三》《糸部》 ·縞
  • 鮮色也。從糸高聲。古老切

English

white raw silk

別人正在查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