綯
注音: ㄊㄠˊ 讀音: táo
簡體部首: 糹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 14
繁體部首:糸
五筆86:XQRM 五筆98:XQTB 倉頡: VFPOU 鄭碼:ZREZ 電碼:4871
筆順編號: 55444435311252 四角號碼:27920 UNICODE:7DAF
基本意思
"táo ㄊㄠˊ- 見绹。
方言注音
- 粵語:tou4
- 客家話:[海陸豐腔]to2tau2[客英字典]tau2to2[臺灣四縣腔]to2tau2[梅縣腔]tau2[客語拼音字匯]tau2to2[寶安腔]tau2
詳細意思解釋
- 綯 táo
〈名〉繩索 [twisted rope]
- 第四潭咸不敢往,或以綯圍腰,系巨綯,俯崖而瞰。——宋濂《五泄山水志》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綯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 〔古文〕絝《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爾雅·釋言》綯,絞也。《註》糾絞繩索。《詩·豳風》宵爾索綯。《箋》夜作絞索,以待時用。 又《韻補》葉徒侯切。《楊方·合歡詩》衣用雙絲綫,寢共無縫綯。子靖我不動,子遊我無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