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
注音: ㄐㄩㄢˋ 讀音: juàn
簡體部首:糹 簡體部外筆畫:7 簡體總筆畫:13
繁體部首: 糸
五筆86/98:XKEG 倉頡: VFRB 鄭碼: ZJQ 電碼:4831
筆順編號: 5544442512511 四角號碼: 26927 UNICODE:7D79
基本意思
"juàn ㄐㄩㄢˋ- 見絹。
方言注音
- 粵語:gyun3
- 客家話:[海陸豐腔]gien3gien5[客語拼音字匯]gian4[沙頭角腔]gien1[寶安腔]gen1gen5[陸豐腔]kian3[客英字典]gen3gen5[臺灣四縣腔]gien3gien5[梅縣腔]gian5[東莞腔]gen1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絹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7
- 《廣韻》《正韻》吉掾切《集韻》《韻會》規掾切,音狷。《說文》繒如麥。《博雅》鮮支縠絹也。《釋名》絹,也,其絲厚而疏也。《廣韻》縑也。 又《集韻》古泫切,音犬。罥,或作絹。《周禮·秋官·冥氏註》弧張罿罦之屬,所以扃絹禽獸。又《翨氏註》置其所食之物于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足。 又《集韻》熒絹切,音炫。射侯綱紐。*考證:〔《博雅》繁繐鮮支縠絹也。〕 謹照原文繁改。繐改。
說文解字
- 《卷十三》《糸部》 ·絹
- 繒如麥。從糸肙聲。吉掾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