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
注音: ㄌㄨㄛˋ ㄌㄠˋ 讀音: luò lào
簡體部首:糹 簡體部外筆畫:6 簡體總筆畫: 12
繁體部首: 糸
五筆86/98:XTKG 倉頡: VFHER 鄭碼: ZRJ 電碼:4820
筆順編號:554444354251 四角號碼:27964 UNICODE:7D61
基本意思
luò ㄌㄨㄛˋ方言注音
- 粵語:lok3lok6
- 客家話:[海陸豐腔]lok8[客語拼音字匯]log6log6[臺灣四縣腔]lok8[東莞腔]lok7[客英字典]lok8[寶安腔]lok7[陸豐腔]lu6[梅縣腔]lok8
詳細意思解釋
- 絡
絡 luò〈名〉
- 泛指網狀的物品 [sth. resembling a net]
- 黃金鶯巧結梅花絡。——《紅樓夢》
- 又如:橘絡;絲瓜絡
- [中醫]∶泛指各類絡脈[collateral branch of the large channel]。像羅網狀,無處不到,由大而小。通常分別絡、浮絡和孫絡等類
- 治其絡經。——《素問·三部九侯論》
- 馬龍頭 [horse halter]
- 晨風白金絡。——簡文帝《西齋行馬》
- 又如:絡頭(馬首上的羅轡。俗稱「馬龍頭」;頭巾,斂發的器具)
詞性變化
- 絡
絡 luò〈形〉
- 由較簡單的物質結合而形成的(如化合物或離子) [complex]。如:絡離子;絡鹽;絡合物
- 另見 lào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絡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 《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洛。《說文》絮也。一曰麻未漚也。《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也。一曰今之綿紬是也。 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 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 又《楚辭·招》鄭綿絡些。《註》絡,縛也。 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註》絡,繞也。 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註》絡,網也。 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 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註》所以轉篗車也。 《廣韻》又姓。 又《集韻》克各切,音恪。義同。 又《韻補》葉魯故切。《楚辭·招》秦篝齊纓,鄭綿絡些。
說文解字
- 《卷十三》《糸部》 ·絡
- 絮也。一曰麻未漚也。從糸各聲。盧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