絁
注音: ㄕ 讀音: shī
簡體部首: 糹 簡體部外筆畫: 5 簡體總筆畫: 11
繁體部首: 糸
五筆86/98: XTBN 倉頡:VFOPD 鄭碼:ZMYI
筆順編號:55444431525 四角號碼:28912 UNICODE:7D41
基本意思
shī ㄕˉ- 一種粗綢:「丁歲輸綾~二丈。」
- 絹的別稱。
方言注音
- 粵語:si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sii1[客英字典]shi1[海陸豐腔]shi1
詳細意思解釋
- 絁
絁 shī〈名〉自蠶繭繅制得到白絲或以蠶絲織成的織物 [a coarse silk fabric]
- 褐裘復絁被,坐臥有余溫。——李白《村居苦寒》
- 絁裘(粗綢皮衣);絁巾(粗質絲巾);絁布(粗厚似布的絲織物);絁紬(粗質絲織品);絁繻(粗質彩帛)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絁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 《廣韻》商支切《集韻》《韻會》式支切,音施。《說文徐註》,今俗別作絁,非是。《唐書·食貨志》丁歲,輸綾絁二丈。又《廣韻》叱支切,音眵。義同。眵字原從貝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