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
注音: ㄆㄞˊ 讀音: pái
簡體部首:亻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 10
繁體部首:人
五筆86: WDJD 五筆98: WHDD 倉頡:OLMY 鄭碼: NKC 電碼: 0216
筆順編號: 3221112111 四角號碼: 21211 UNICODE: 4FF3
基本意思
pái ㄆㄞˊ- 古代指雜戲、滑稽戲:優~。
- 演雜戲的藝人:~優。~倡。
- 詼諧,玩笑,滑稽,幽默:~文。~諧。
方言注音
- 粵語:paai4
- 客家話:[梅縣腔]pai2[陸豐腔]pai3[客英字典]pai2[寶安腔]pai2[客語拼音字匯]pai2[海陸豐腔]pai2fui1[臺灣四縣腔]pai2fui1
- 潮州話:波埃5(排)
詳細意思解釋
- 俳 pái
〈名〉
- (形聲。從人,非聲。本義:雜戲,滑稽劇)
- 同本義 [farce]
- 俳,戲也。…亦曰優,曰倡。——《說文》
- 俳,優樂也。——《三蒼》
- 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史記·李斯列傳》
- 又如:俳舞(雜戲歌舞)
- 伶人。指以舞樂雜戲為業的人 [buffoon]
- 擊鼓歌詠作俳倡。——《漢書·霍光傳》
- 諧笑類俳倡。——漢· 班固《漢書·枚乘傳》
- 又如:俳倡(俳優,伶人);俳長(俳優的頭目);俳子(俳優之子);俳兒(俳優。亦指俳優之子)
- 對偶,駢儷 [a type of writing]。如:俳偶(對偶駢麗);俳語(講究對偶的駢體文字);俳麗(對偶駢麗)
詞性變化
- 俳 pái
〈形〉
- 詼諧 [comic]
- 好為俳諧雜說,人多愛押之。——《北史·李文博傳》
- 又如:俳笑(戲笑);俳謔(戲言。俗稱開玩笑);俳體(又稱俳諧體。形式上出奇弄巧,或涉于游戲譏笑);俳說(戲笑嘲謔的言辭)
- 俳 pái
〈動〉安排。用同「排」 [arrange]
- 后日我家俳酒饌。——《敦煌變文集》
《康熙字典》
- 《子集中》《人字部》 ·俳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8
-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音牌。俳優,雜戲。《史遊急就篇》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俳佪,亦作徘徊。《淮南子·本經訓》坐俳而歌謠。
說文解字
- 《卷八》《人部》 ·俳
- 戲也。從人非聲。步皆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戲也。以其戲言之謂之俳。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亦謂之優。其實一物也。從人。非聲。步皆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