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注音: ㄓˋ 讀音: zhì
簡體部首: 罒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 13
繁體部首:網
五筆86/98:LFHF 倉頡:WLJBM 鄭碼: LKEL 電碼:4999
筆順編號:2522112251111 四角號碼: 60102 UNICODE:7F6E
基本意思
zhì ㄓˋ- 放,擺,擱:安~。布~。~放。~身。位~。~信。~評。~疑。~辯。推心~腹。~若罔聞。~之度外。
- 設立,設備:裝~。設~。
- 購買:添~。~辦。~備。~買。
英漢互譯
- buy establish install place put set up set
方言注音
- 粵語:zi3
- 客家話:[寶安腔]zi5[海陸豐腔]zih5[客英字典]zhi5[臺灣四縣腔]zih5[客語拼音字匯]zi4[沙頭角腔]zi5[梅縣腔]tje5[陸豐腔]zi5[東莞腔]zi5
詳細意思解釋
- 置 zhì
〈動〉
- (會意。從網直,有亦聲。網直宜赦。本義:赦罪,釋放)
- 同本義 [release]
- 置,赦也。——《說文》
- 見十置一。——《漢書·尹賞傳》。注:「放也。」
- 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史記·淮陰侯列傳》
- 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殺之,無有所置。——《史記·吳王濞列傳》
- 安放;擱;擺 [place;put]
-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莊子·逍遙游》
-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史記·項羽本紀》
-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王維《送綦母潛落第還鄉》
- 又如:置錐之地(安身立足之地);置室(安置妻室;取妻);置酒(陳設酒筵);置社(古時大夫、士庶共同設置的供奉社神之所);置立(設立);安置;置措(措置);置散(安置在閑散的職位);置棋不定(弈棋時不知如何下子);置錐之地(安放錐子的地方。比喻極狹小的、賴以安身立命的地方);置手(插手)
- 設置,建立,設立 [establish;install;set up]
- 于是秦始征 晉河東;置官司馬。——《左傳·僖公十五年》
- 置園邑三百家。——《漢書·霍光傳》
- 置以為像兮。——《楚辭·屈原·九章》
- 漢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漢· 賈誼《漢安策》
- 又如:置社(「周」時大夫與庶民所共設置的社稷神);置頓(設置供人停留和食宿的處所);置都(建都)
- 豁免 [exempt;remit]
- 晉王歸 晉陽,休兵行賞,命州縣舉賢才,黜貪殘,置租賦,撫孤窮。—— 明· 李贄《史綱評要·后梁紀》
- 廢棄;舍棄 [discard;abandon;give up]
- 置大立少,亂之本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 沛公則置車騎。——《史記·項羽本紀》
- 又如:置之高閣(比喻棄置一旁,不睬不用);置后(古時大夫死后無子,為死者別置后嗣、暫為喪主之稱)
- 擱置;放下;放在一邊 [shelve;place aside]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詩·魏風·伐檀》
-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 又如:置閣(耽擱;遲延);置之不問(擱在一邊,不予過問);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于不戰則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奮勇戰斗,取勝得生)
- 委托;交付 [entrust;trust;pay]。如:置質(委質。謂臣下向君主呈獻禮物,以示獻身);置重(側重;著重)
- 購買;置辦 [buy]
- 鄭人有且置履者。——《韓非子》
- 又如:置產(購置產業);置田;置房子
- 通「植」( zhí)。樹立[set up]
- 凡試廬事置而搖之。——《周禮·考工記·廬人》
-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禮記·祭義》
詞性變化
- 置 zhì
〈名〉
- 古代傳遞文書的驛站 [post]
- 五十里而一置。——《韓非子·難勢》
- 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丑上》
- 驛車;驛馬 [post-chaise;post-horse]
- 十里一置飛塵灰,五里一堠兵馬催。——蘇軾《荔枝嘆》
- 又如:置郵(用馬車傳遞文書信息。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網字部》 ·置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 〔古文〕《廣韻》陟吏切《集韻》《韻會》竹吏切《正韻》知意切,音智。《說文》赦也。《註》徐鍇曰:從直,與罷同意。置之則去之也。 又《玉篇》立也。《廣韻》設也。《書·說命》王置諸其左右。《周禮·天官·大宰》三曰廢置,以馭其吏。《註》退其不能者,舉賢而置之祿。《前漢·周勃傳》不知置辭。《註》師古曰:置,立也。又《玉篇》安置也。 又《廣雅》郵置,關驛也。《前漢·曹參傳》取狐父祁善置。《註》師古曰:置,若今之驛也。 又《集韻》直吏切,音。樹也。周禮,凡試廬事,置而搖之。
說文解字
- 《卷七》《網部》 ·置
- 赦也。從網、直。陟吏切〖注〗徐鍇曰:「從直,與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