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丨部 >>

注音: ㄓㄨㄥ ㄓㄨㄥˋ 讀音: zhōng   zhòng  

部首: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 4

五筆86/98:KHK   倉頡:L   鄭碼:JIVV   電碼:0022

筆順編號:2512   四角號碼: 50006   UNICODE: 4E2D


基本意思

zhōng   ㄓㄨㄥˉ
  1.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心。當(dàng)~。~原。~華。
  2. 在一定范圍內,里面:暗~。房~。~飽。
  3. 性質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輟(中途停止進行)。~等。~流砥柱。
  4.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
  5. 特指「中國」:~式。~文。
  6. 適于,合于:~看。

英漢互譯

  • be hit by   fit exactly   hit   suffer  

方言注音

  • 粵語:zung1zung3
  • 客家話:[梅縣腔]zhung1zhung5dung1[寶安腔]zung1
  • zung5[客語拼音字匯]dung4zung1zung4[客英字典]zhung1zhung5[東莞腔]zung1zung5[沙頭角腔]zung1zung5[陸豐腔]zhung1zhung5[海陸豐腔]zhung1dung1zhung5[臺灣四縣腔]zung1dung1zung5[梅縣腔]zung5
  • 潮州話:dong1dang1dong3【潮陽】diong1.~.diong3

詳細意思解釋

  • zhōng

〈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桿,上下有旌旗和飄帶,旗桿正中豎立。本義:中心;當中,指一定范圍內部適中的位置)
  2. 同本義 [center]
    1. 中,和也。——《說文》
    2. 中離維綱。——《儀禮·大射儀》
    3. 與太史數射中。——《周禮·射人》
    4. 持弓矢審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禮記·射義》
    5.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為都。——《新書·屬遠》
    6. 中有都柱。——《后漢書·張衡傳》
    7. 天門中斷。——唐· 李白《望天門山》
    8. 中通外直。——宋· 周敦頤《愛蓮說》
    9. 中軒敝者。——明· 魏學洢《核舟記》
    1.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3. 又如:人中(人嘴上唇當中處);華中;中浣(農歷每月中旬);中土(中原地區。古以冀州為中土,漢以來以河南為中土;中國);中天(天空的中央);中夕(夜半);中色(中央之色,即黃色);中甸(京都);中江(江流的中央);中非(指非洲中部地區)
  4. 內,里面。與「外」相對 [among;between;inner;within]
    1. 五帝之中無傳政。——《荀子·非相》
    2. 儒有衣冠中。——《禮記·儒行》
    3. 皮樹中、閭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禮記·鄉射禮記》
    4. 以益中外之累。——《后漢書·列女傳》
    5. 中有魯人 馮三保者、精技擊。——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6. 事變中起。——清· 周容《芋老人傳》
  5. 又如:心中(心里);內中(里頭);家中;水中;隊伍中;中水(水中);中垢(塵垢之中)
  6. 半;中途;半中腰 [half]
    1. 夜中,星殞如雨。——《春秋》
  7. 又如:中綴(中途停止);中夕(半夜);中分(從中間分開);中半(對半);中白(半白);中判(對半分開);中阪(半山坡);中夜舞(夜半起舞)
  8. 方位名。泛指一個地區內或一個時期內,中間;居中 [in the middle;be placed in the middle]
    1. 晉太元中, 武陵人捕魚為業。—— 陶淵明《桃花源記》
  9. 又如:中門(內、外門之間的門);中陣(中陳、居中的陣地、營壘,一般為主帥所在地);中部(居中的部分);中處(適中的處所);中殿(居中的宮殿)
  10. 指宮禁之內。亦借指朝廷 [court]
    1. 趙高用事于中。——《史記》
    2. 公來自中,天子所倚。——唐· 韓愈《祭董相公文》
  11. 又如:中涓(皇帝親近的侍從官);中侍(宮中的侍從官);中使(宮中派出的使者);中尚方(古代官署名。掌宮內營選雜作);中秘書(宮廷藏書);中書(皇宮中的藏書)
  12. 內心 [heart]
    1. 憂從中來。——曹操《短歌行》
  13. 又如:中顧(內心顧念);中私(內心的感情);中函(藏蓄于內心)
  14. 中國的簡稱 [China]。如:洋為中用;中美關系
  15. 中國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Chinese]。如:中外皆宜
  16. 內臟 [internal organs]
    1. 五中所主,何藏最貴。——《素問》
  17. 中介人 [go-between]
    1. 中央向嚴鄉紳借二十兩銀子。——《儒林外史》
  18. 又如:中見(見證人)

詞性變化

  • zhōng

〈形〉

  1. 中等 [medium;intermediate]
    1. 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2. 中家以上。——清· 方苞《獄中雜記》
  2. 又如:中才(中等才能);中則(中等。指田賦);中知(中等的才智);中幣(中等品級的貨幣);中川(中等的河流);中平(中等,平常);中甲(金代科舉考試成績中等者);中兄(才德一般的兄長)
  3. 〈方〉∶成,行,好 [all right]
    1. 正要與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討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驚奇》
  4. 又如:中不中
  5. 容易 [easy]
    1. 我是薛家丫頭, 狄家媳婦,我的錢不中騙。——《醒世姻緣傳》
  6. 合適,適當 [suitable;proper]
    1. 是秦之計中, 齊燕之計過矣。——《戰國策·齊策二》
    2. 余觀君疏于世故,而謀國無不中。——宋· 葉適《袁聲史墓志銘》
  7. 不偏不倚,正 [right]
    1. 頭頸必中。——《禮記·玉藻》
    2.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8. 通「忠」。忠誠[honest]
    1. 難進而盡中。——《孝經·圣治》
    2. 中和,祗庸孝友。——《周禮·春官·大司樂》
    3. 中不上達。——《荀子·成相》
  9. 另見 zhòng

《康熙字典》

  • 《子集上》《丨字部》 ·中 ·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3
  • 〔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 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 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 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斷民中,施上服下服之罪。《註》斷民罪,使輕重得中也。 又心也。《史記·韓安國傳》深中寬厚。 又內也。《易·坤卦》黃裳元吉,文在中也。又《老子·道德經》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又半也。《列子·力命篇》得亦中,亡亦中。《魏志·管輅傳》鼓一中。《註》猶言鼓一半也。 又成也。《禮·禮器》因名山升中于天。《註》中,猶成也。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 又滿也。《前漢·百官表》制中二千石。《註》謂滿二千石也。《索隱》漢制,九卿已上,秩一歲,滿二千石。 又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其莖。《註》謂穿之也。 又盛算器。《禮·投壺》主人奉矢,司射奉中。《註》士鹿中,大夫兕中,刻木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圓圈,以盛算也。 又《禮·深衣註》衣有表者,謂之中衣。與衷通。 又俚語。以不可爲不中。《蕭參希通錄》引左傳成公二年,無能爲役。杜預註:不中爲之役使。 又《禮·鄕飲酒義》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 又姓。漢少府卿中京。又中行,中英,中梁,中壘,中野,皆複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仲切,音妕。矢至的曰中。《史記·周本紀》養由基去柳葉百步,射之,百發百中。 又著其中曰中。《莊子·達生篇》中身當心則爲病,猶醫書中風,中暑是也。 又要也。《周禮·春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註》謂治職簿書之要也。 又應也。《禮·月令》律中大簇。《註》中猶應也。 又合也。《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又《類篇》《正韻》直衆切。與仲通。《禮·月令》中呂,卽仲呂, 又讀作得。《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註》故書中爲得。陸德明云:中,杜音得。 又《韻補》葉陟良切,音章。師古曰:古讀中爲章。《吳志·胡綜傳·黃龍大牙賦》四靈旣布,黃龍處中。周制日月,是曰太常。 又葉諸仍切,音征。《劉貢父·詩話》關中讀中爲。《詩·大雅》泉之竭兮,不云自中。葉上頻。《班固·高祖泗水亭》天期乗祚受爵漢中。葉下秦。古東韻與庚陽通。 俗讀中酒之中爲去聲。中與之中爲平聲。◎按《魏志·徐邈傳》:邈爲尚書郞,時禁酒。邈私飮沈醉,趙達問以曹事,曰中聖人。時謂酒淸爲聖人,濁者爲賢人。蘇軾詩:公特未知其趣耳,臣今時復一中之。則中酒之中,亦可讀平聲。《通鑑》:周宣王成中與之名,註:當也。杜詩: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與年。則中與之中亦可讀去聲。*考證:〔《班固·東都賦》宅中圓大。〕 謹照原書改張衡東京賦。 〔《周禮·春官·司刺》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斷民中。〕 謹照原文春官改秋官。以刺宥三法求民情,改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易·坤卦》黃裳元吉,美在中也。〕 謹照原文美在中也改文在中也。 〔《左傳·定元年》季孫曰:子家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 謹照原文子家下增子字。 〔《周禮·天官》凡官府鄕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謹照原書天官改春官。

說文解字

  • 《卷一》《丨部》 ·中
  • 內也。從口。丨,上下通。,古文中。,籒文中。陟弓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內也。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宋麻沙本作肉也。一本作而也。正皆內之譌。入部曰。內者、入也。入者、內也。然則中者、別於外之辭也。別於偏之辭也。亦合宜之辭也。作內、則此字平聲去聲之義無不賅矣。許以和爲唱和字。龢爲諧龢字。龢和皆非中之訓也。周禮中失卽得失。從口丨。下上通也。按中字會意之恉、必當從口。音圍。衞宏說。字從卜中。則中之不從口明矣。俗皆從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謂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內也。陟弓切。九部。

English

central; center, middle; in the midst of; hit (target); attain

中的造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