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
注音: ㄠˊ 讀音: áo
簡體部首:蟲 簡體部外筆畫: 10 簡體總筆畫:16
繁體部首:蟲 繁體部外筆畫:11 繁體總筆畫: 17
五筆86/98:GQTJ 倉頡: GKLMI 鄭碼: CIMI 電碼:5837
筆順編號: 1121533134251214 四角號碼: 58136 UNICODE: 87AF
基本意思
áo ㄠˊ- 螃蟹等節肢動物變形的第一對腳,形狀像鉗子。
英漢互譯
- pincers
方言注音
- 粵語:ngou4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ngau2[客英字典]ngau2[海陸豐腔]ngau2[寶安腔]ngau2[客語拼音字匯]ngau2[梅縣腔]ngau2
詳細意思解釋
- 螯 áo
〈名〉
- (形聲。從蟲,敖聲。本義:節肢動物的螯夾)
- 節足動物的第一對腳。足端兩歧,開合如鉗,可取食并作防衛之用 [chelae]
-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勸學》
- 又如:螯膠(百足蟹所煮成的膠)
- 蟹,螃蟹 [crab]。如:螯蟹(螃蟹)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蟲字部》 ·螯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 《唐韻》五勞切《韻會》牛刀切,音遨。《玉篇》車螯。《本草》其殻色紫,璀粲如玉,斑點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則殻開,取肉食之。《梁元帝·謝車螯啓》車螯,味高食部,名陳物志。 又蟹螯。《韻會》大足,在首上如鉞者。《大戴禮》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晉書·畢卓傳》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 通作敖。《荀子·勸學篇》蟹六跪二敖。 《說文》本作。《韻會》或作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