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
注音: ㄘㄢˊ 讀音: cán
五筆86/98:GDJU 倉頡:HKLMI 鄭碼: AGI 電碼: 5729
筆順編號: 1134251214 四角號碼:10136 UNICODE:8695
基本意思
(蠶)
cán ㄘㄢˊ- 昆蟲,有「家蠶」和「柞(zuò)蠶」,通常指「家蠶」,吃桑葉,吐絲做繭。絲可織綢緞。「柞蠶」吃柞樹葉,絲可織繭綢:~絲。~繭。~食。~寶寶(蠶的愛稱)。
英漢互譯
- silkworm
方言注音
- 粵語:caam4tim5
詳細意思解釋
- 蠶
蠶 cán〈名〉
- (形聲。本義:一種能吐絲結繭的昆蟲)
- 同本義 [silkworm]。有家蠶、柞蠶等。蠶絲為重要的纖維資源
-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宋· 張俞《蠶婦》
- 又如:蠶舍(蠶屋。蠶房);蠶精(蠶神);蠶蛻(蠶眠期所脫的皮)
- 蠶事。養蠶的工作 [silkworm-raising jobs]
- 羅敷善蠶桑。——《樂府詩集·陌上桑》
- 又如:蠶功(蠶事);蠶母(古時主管蠶事的女官)
詞性變化
- 蠶
蠶 cán〈動〉養蠶 [raise silkworm]。如:蠶具(養蠶所用的器具);蠶作(養蠶的勞作);蠶耕(養蠶與耕田)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蟲字部》 ·蠶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 《唐韻》《集韻》《正韻》他典切,音腆。《爾雅·釋蟲》螼蚓,蜸蠶。《註》卽蟺,江東呼寒蚓。《篇海》俗用爲蠶字,非。*(蠶)《唐韻》昨含切《集韻》《韻會》《正韻》徂含切,音。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蠔,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又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又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又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又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又《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又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又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又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又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又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
說文解字
- 《卷十三》《部》 ·蠶
- 任絲也。從朁聲。昨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