褌
注音: ㄎㄨㄣ 讀音: kūn
簡體部首:衤 簡體部外筆畫:9 簡體總筆畫:14
繁體部首:衣 繁體部外筆畫: 9 繁體總筆畫:15
五筆86/98:PUPL 倉頡:LBJJ 鄭碼: WTWF 電碼:5960
筆順編號: 45234451251112 四角號碼:37252 UNICODE: 890C
基本意思
"kūn ㄎㄨㄣˉ- 見裈。
方言注音
- 粵語:gwan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kun2[客英字典]kwun1[海陸豐腔]kun2
《康熙字典》
- 《申集下》《衣字部》 ·褌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9
- 《唐韻》古渾切《集韻》《韻會》公渾切,音昆。《說文》衣。《玉篇》褻衣。《急就篇註》合襠謂之褌。《釋名》褌,貫也,貫兩腳,上繫腰中也。《前漢·司馬相如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傭保雜作。《晉書·阮籍傳》羣虱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爲吉兆也。又《本草》褌襠,解毒箭,幷女勞復。 《類篇》褌一作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