裾
注音: ㄐㄩ 讀音: jū
簡體部首: 衤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13
繁體部首: 衣 繁體部外筆畫: 8 繁體總筆畫:14
五筆86/98:PUND 倉頡: LSJR 鄭碼:WTEJ 電碼: 5957
筆順編號: 4523451312251 四角號碼:37264 UNICODE: 88FE
基本意思
jū ㄐㄩˉ- 衣服的大襟。
- 衣服的前后部分。
方言注音
- 粵語:geoi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gi1[客英字典]gi1[海陸豐腔]gi1[梅縣腔]gi1[寶安腔]gi1[陸豐腔]gi1[客語拼音字匯]gi1
詳細意思解釋
- 裾 jū
〈名〉
- 衣服的前后襟 [full front and back of a Chinese jacket or gown]
- 裾,衣袌也。從衣,居聲。——《說文》
- 裾,衣之前襟也。今蘇俗曰大襟。——《說文通訓定聲》
- 楚莊王裾衣博袍。——《淮南子·齊俗》
- 衣服的后襟 [tail of a robe]。如:裾裾(衣服華麗的樣子)
- 古通「倨」。傲慢 [arrogant]
- 彼浩裾自順,不可以教下。——《晏子春秋·外篇》
-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荀子·宥坐》
- [趙禹]為人廉裾。——《漢書·趙禹傳》。 顏師古注:「裙亦傲也。」
《康熙字典》
- 《申集下》《衣字部》 ·裾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 《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爾雅·釋器》衱謂之裾。《郭註》衣後裾也。《釋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 又《說文》衣袍也。 又《玉篇》被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 又居御切,與倨通。《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師古註》裾,亦傲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張揖註》裾,直項也。
說文解字
- 《卷八》《衣部》 ·裾
- 衣袍也。從衣居聲。讀與居同。九魚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