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衤部 >>

注音: ㄎㄨˋ 讀音:  

部首: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1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6   簡體總筆畫: 11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6   繁體總筆畫:12

五筆86/98:PUDN   倉頡: LKMS   鄭碼:WTBZ   電碼:5928

筆順編號:45234134115   四角號碼:34227   UNICODE:88B4


基本意思

  ㄎㄨˋ
  1. 同褲。

方言注音

  • 粵語:fu3
  • 客家話:[沙頭角腔]ka1[客英字典]fut5ku5[海陸豐腔]fu5ku5[寶安腔]fu5[臺灣四縣腔]fu5ku5[梅縣腔]fu5

詳細意思解釋

〈名〉

  1. (褲的異體字) 成人滿襠褲及小兒開襠褲的通稱 [pants;trousers]
    1. 溪邊布谷兒,勸我脫布袴。——宋· 蘇軾《五禽》
  2. 又如:袴褶(騎兵的戰服);袴靴(指軍服);袴口(褲口。褲管的邊緣;褲管);袴子(褲子。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褲腰、褲襠和兩條褲腿)
  3. 通「胯」( kuà)。臀下兩大腿之間 [hip]
    1. 出我袴下。——《史記·淮陽侯列傳》
  4. 又如:袴下之辱(有才能的人未顯達時受的恥辱)

《康熙字典》

  • 《申集下》《衣字部》 ·袴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 〔古文〕絝《唐韻》《集韻》《韻會》苦故切,音庫。《急就篇註》脛衣也。《釋名》袴,跨。兩股各跨別也。《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郭註》今雹袴也。小袴謂之。《郭註》今袴也。《又》齊魯之閒謂之,或謂之櫳,關西謂之袴。《禮·內則》衣不帛襦袴。《王充·論衡》趙武藏于袴中。 又袴褶。《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韝著袴褶,執鞭詣闕下。《晉書·輿服志》袴褶之制,未詳所起。 《韻會》《馬韻》通,《禡韻》通胯。《正字通》兩股閒曰胯。通作跨。袴自是脛衣,必謂胯與袴同,無此事理。

English

pants; trousers; panties

袴的造詞

袴的成語

別人正在查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