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目部 >>

注音: ㄊㄧㄠˋ 讀音: tiào 

部首: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1

五筆86:HIQN 五筆98: HQIY 倉頡:BULMO 鄭碼: LVRD 電碼:4189

筆順編號:25111341534 四角號碼:62013 UNICODE:773A


基本意思

tiào   ㄊㄧㄠˋ
  1. 望,往遠處看:~覽。~矚。~望。遠~。
  2. 目不正,斜視。

英漢互譯

  • look into the distance from a high place 

方言注音

  • 粵語:tiu3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tiau5diau5[客英字典]tiau5diau5[海陸豐腔]tiau5diau5[梅縣腔]diau5[寶安腔]diau5tiau5[客語拼音字匯]tiau4

詳細意思解釋

  • tiào

〈動〉

  1. (形聲。從目,兆聲。本義:斜視)
  2. 同本義 [look sideways;cast a sidelong glace]
    1. 眺,目不正也。——《說文》
    2. 袤眺旁剔。——晉· 潘岳《射雉賦》
    3. 流目眺夫衡阿兮。——張衡《思玄賦》
  3. 往遠處看 [look far away;look far into the distance]
    1. 高望而遠眺。——《孔子家語·辨樂》
    2. 眺蓮花諸峰。——《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3. 再眺山下。
    4.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嵌。——謝靈運《登池上樓》
  4. 又如:眺注(猶言凝神遠望);眺瞻(遠望);眺矚(登高遠望)
  5. 跳 [twitch]
    1. 老生這兩日耳熱眼眺,好不放心也啊!——明· 朱有燉《清河縣繼母大賢》

詞性變化

  • tiào

〈名〉眼睛 [eye]

    1. 這須發倒翻,雙眺兇睅。——清·佚名《亡國恨》

《康熙字典》

  • 《午集中》《目字部》 ·眺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6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弔切,音糶。《說文》目不正也。《潘岳·射雉賦》邪眺旁剔。《註》視瞻不正,常驚惕也。 又《玉篇》眺望也。《類篇》遠視也。《禮·月令》可以遠眺望。 又臺名。《三輔黃圖》影蛾池,一曰眺蟾臺。 又《集韻》《正韻》土了切《韻會》吐了切,糶上聲。義同。 或作覜。

說文解字

  • 《卷四》《目部》 ·眺
  • 目不正也。從目兆聲。他弔切

English

look at, gaze at, scan, survey

眺的造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