鏞
注音: ㄩㄥ 讀音: yōng
簡體部首:钅 簡體部外筆畫: 11 簡體總筆畫: 16
繁體部首: 金
五筆86:QYVH 五筆98: QOVH 倉頡:XCILB 鄭碼: PTXL 電碼: 6978
筆順編號:3111541351125112 四角號碼: 80727 UNICODE:955B
基本意思
(鏞)
yōng ㄩㄥˉ- 大鐘,古代的一種樂器。
方言注音
- 粵語:jung4
詳細意思解釋
- 鏞
鏞 yōng〈名〉
- 古樂器,奏樂時表示節拍的大鐘 [large bell]
- 鏞,大鐘謂之鏞。——《說文》
- 笙鏞以間。——《書·益稷》
- 虡業維樅,賁鼓維鏞。——《詩·大雅·靈臺》
- 金次福、 鮑廷璽兩人領了一班司球的…司鏞的、司簫的、司編鐘的、司編罄的和六六三十六個佾舞的孩子,進來見了眾人。——《儒林外史》
- 又如:鏞石(大鐘和磬兩種樂器的并稱);鏞鼓(鐘鼓兩種樂器的并稱)
《康熙字典》
- 《戌集上》《金字部》 ·鏞
- 《唐韻》余封切《集韻》餘封切,音容。《說文》大鐘。《爾雅·釋樂》大鐘謂之鏞。《書·益稷》笙鏞以閒。《註》鏞,大鐘。 又通作庸。《詩·周頌》庸鼓有斁。《傳》大鐘曰庸。 《廣韻》或作銿。
說文解字
- 《卷十四》《金部》 ·鏞
- 大鐘謂之鏞。從金庸聲。余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