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疒部 >>

注音: ㄅㄧˋ 讀音:  

部首: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3

五筆86/98: ULGJ   倉頡: KWML   鄭碼:TKAN   電碼:4036

筆順編號: 4134125121132   四角號碼: 00121   UNICODE:75F9


基本意思

  ㄅㄧˋ
  1. 〔~癥〕中醫指由風、寒、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
  2. 〔麻~〕見麻。

方言注音

  • 粵語:bei3
  • 客家話:[海陸豐腔]bi5bi3[客英字典]bi5[臺灣四縣腔]bi5bi3[梅縣腔]bi5[東莞腔]bi5[寶安腔]bi5

詳細意思解釋

〈名〉

  1. (形聲。從疒( chuáng),畀( bì)聲。本義:痹癥。中醫指由風、寒、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 同本義 [rheumatism or numbness caused by draught,cold,damp,etc.]
    1. 痹,濕病也。——《說文》
    2. 五藏大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漢書·藝文志》。注:「風濕之病。」
    3. 危坐一時,痹不得搖。——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2. 又如:痹厥(神經系病。肢體疼痛麻木);痹頑(人體某一部分的感覺完全或部分喪失)

詞性變化

〈形〉氣郁悶 [gloomy]

    1. 冬刺夏分,病不愈,氣上,發為諸痹。——《診要經終論》

《康熙字典》

  • 《午集中》《疒字部》 ·痹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8
  • 《唐韻》《集韻》必至切,音畀。《說文》濕病也。《正字通》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爲痹。風氣勝者爲行痹,寒氣勝者爲痛痹,濕氣勝者爲著痹。註:風屬隂中之陽,善行而數變,凡走注歷節之類,俗名流火是也。隂寒之氣,乘於肌肉筋骨,則凝閉不通,故爲痛痹,卽痛風也。著痹者,重著不移,濕從上化,故病在肌肉,不在筋骨也。有心痹,肺痹,肝痹,腎痹,腸痹,胞痹。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熱則縱。言寒則筋攣,故急。熱則筋弛,故縱也。程子曰:醫書以手足痿痹爲不仁。按病能篇云:痹而不仁,發爲肉痿。痿與痹分爲二,內經痹論痿論兩存,程子旣舉而兼言之,以痿痺相續而至,其爲不仁,一也。《淮南子·俶眞訓》谷氣多痹。《抱樸子至理卷》菖蒲乾薑之止痹濕。《嵆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危坐一時,痹不得搖。《註》痹,濕病也。 又矢名。《周禮·夏官·司弓矢》恆矢痹矢,用諸散射。《註》恆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二者可以散射也。痹之言倫比也。 又《集韻》毗至切,音鼻。《集韻》病也。 咕作。*考證:〔《周禮·夏官·司弓》恆矢痹矢,用諸散射。〕 謹照原文司弓下增矢字。

說文解字

  • 《卷七》《疒部》 ·痹
  • 溼病也。從疒聲。必至切

English

paralysis, numbness

痹的造詞

痹的成語

別人正在查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