痃
注音: ㄒㄩㄢˊ 讀音: xuán
五筆86/98:UYXI 倉頡: KYVI 鄭碼: TSZZ 電碼:3996
筆順編號: 4134141554 四角號碼:00132 UNICODE:75C3
基本意思
xuán ㄒㄩㄢˊ- 〔橫~〕由下疳引起的腹股溝淋巴結腫脹、發炎的癥狀。
方言注音
- 客家話:[海陸豐腔]hien2[客英字典]hien2[臺灣四縣腔]hien2[梅縣腔]hien2
詳細意思解釋
- 痃 xuán
〈名〉古病名。亦稱「痃氣」。臍旁氣塊 [cord-like mass beside umbilicus]。泛指生于腹腔內弦索狀的痞塊。后世以痃病為臍旁兩側像條索狀的塊狀物;亦有以兩脅弦急、心肋脹痛為痃氣
《康熙字典》
- 《午集中》《疒字部》 ·痃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5
- 《廣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音賢。《玉篇》痃,癖也。《廣韻》癖病。《六書故》癖積,弦急也。《本草》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取大蒜,合皮截去兩頭,吞之,名曰內灸,果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