朘
注音: ㄐㄩㄢ ㄗㄨㄟ 讀音: juān zuī
五筆86/98: ECWT 倉頡: BICE 鄭碼: QZOR
筆順編號: 35115434354 四角號碼:73247 UNICODE: 6718
基本意思
juān ㄐㄩㄢˉ- 縮;減少:「民日削月~,寖以大窮。」
- 剝削:~民脂膏。
- 汁少的肉羹。
方言注音
- 粵語:syun1zeoi1zeon1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zoi1
詳細意思解釋
- 朘 juān
〈動〉
- 剝削 [exploit]。如:朘剝(剝削搜刮);朘利(剝削之利);朘取(收刮);朘刻(克扣;搜刮);朘盜(侵吞)
- 減少 [decrease;deprive of]
- 日削月朘。——《漢書·董仲舒傳》
- 又如:朘耗(減少);朘損(削弱;削減);朘蝕(猶耗損);朘薄(侵損)
- 另見 zuī
《康熙字典》
- 《辰集上》《月字部》 ·朘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 《篇海》子全切,音鐫。縮也。縮朒爲朘。不從肉。《前漢·董仲舒傳》民日削月朘。《註》孟康曰:朘音揎,謂轉褰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