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月部 >>

注音: ㄑㄩ 讀音:  

部首: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9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5   簡體總筆畫:9

繁體部首:

五筆86/98: EFCY   倉頡: BGI   鄭碼:QBZS   電碼:5167

筆順編號: 351112154   四角號碼: 74232   UNICODE:80E0


基本意思

  ㄑㄩˉ
  1. 腋下:「轉則兩~下滿。」
  2. 古代軍陣的右翼:「~,商子車御侯朝,桓跳為右。」
  3. 從旁邊打開:「將為~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
  4. 擱淺:「(一種魚)~于沙而思水,則無逮矣。」

方言注音

  • 粵語:keoi1koe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ki1[客英字典]ki1[海陸豐腔]ki1

詳細意思解釋

〈名〉

  1. (形聲。從月(肉),去聲。本義:腋下)
  2. 同本義 [anilla]
    1. 胠,亦(腋)下也。——《說文》
    2. 胠,脅也。——《廣雅·釋親》
    3. 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素問·咳論》
  3. 古代軍陣的右翼 [right wing]。如:胠翼(右翼。古代戰陣有左右翼,借指事物之相輔相成者)

詞性變化

〈動〉

  1. 從旁邊撬開 [open sideway]
    1.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莊子·胠篋》。釋文引司馬注:「從旁開為胠。」
  2. 又如:胠篋(胠笈。胠橐。原指撬開箱子。后亦泛指盜竊);胠篋兒(小偷)
  3. 通「阹」。擱淺 [go aground]
    1. 胠于沙而思水,則天逮矣。——《荀子·榮辱》

《康熙字典》

  • 《未集下》《肉字部》 ·胠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 《廣韻》去魚切《正韻》丘於切,音區。《博雅》胠,脅也。 又《韻會》一曰旁開爲胠。《正韻》發也,開也。《莊子·胠篋篇》將爲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爲守備。《註》胠,起居反,從旁開爲胠。一云發也。 又去也。《荀子·榮辱篇》儵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 又《韻會》軍左翼曰啓,右翼曰胠。《左傳·襄二十三年》狼蘧疏爲右胠。 又《廣韻》丘倨切《集韻》《韻會》丘據切《正韻》區遇切,音去。脅也。 又《集韻》乞業切,音。又迄業切,音脅。又《韻會》口舉切,去上聲。義同。 又《廣韻》去劫切《正韻》苦洽切,音恰。開也,發也。 又人名。《前漢·功臣表》武原靖侯衞胠。《註》胠音脅,又音怯。

說文解字

  • 《卷四》《肉部》 ·胠
  • 亦下也。從肉去聲。去劫切

English

open; throw away

胠的造詞

胠的成語

別人正在查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