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钅部 >>

注音: ㄉㄧㄥ ㄉㄧㄥˋ 讀音: dīng   dìng  

部首:   部外筆畫: 2   總筆畫: 7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2   簡體總筆畫:7

繁體部首:

五筆86/98:QSH   倉頡: XCMN   鄭碼:PAI   電碼:6857

筆順編號:3111512   四角號碼: 81720   UNICODE: 9489


基本意思

(釘)

dīng  ㄉㄧㄥˉ
  1. 竹木、金屬制成的呈條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子。~錘。斬~截鐵。
  2. 緊跟著不放松:~梢(同「盯梢」)。
  3. 督促,催問:~問。

英漢互譯

  • nail   tack   follow   hammer  

方言注音

  • 粵語:deng1ding1

詳細意思解釋

釘 dīng〈名〉

  1. (形聲。從金,丁聲。本義:鍊餅黃金)
  2. 釘子 [nail],用以貫穿物體使結合牢固的東西
    1. 假借為丁,今俗用為鐵釘字。——《說文通訓定聲》
  3. 又如:釘鉸(一種金屬零件。凡刀柄鞍首等皆有此);釘靴(鞋底釘釘,雨天可以防滑的鞋)
  4. 通常是圓錐形,有尖頭或尖頂的木料、金屬或其他材料做的釘狀物 [peg]。如:鞋釘;竹釘
  5. 刺 [thorn]。如:眼中釘

詞性變化

釘 dīng〈動〉

  1. 緊跟不放,監視 [stick with;follow closely;tail]。如:一位偵探在釘那個嫌疑分子的梢
  2. 催促;監督;緊迫 [urge]
    1. 小珍兒還是盡釘著問,這叫什么,那叫什么。—— 張天翼《寶葫蘆的秘密》
  3. 另見 dìng

《康熙字典》

  • 《戌集上》《金字部》 ·釘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經切,音丁。《說文》鍊鉼黃金。 又《正韻》鈴釘,矛名。《郭璞曰》鶴厀矛,江東呼爲鈴釘。一曰鐵釴。 又《正韻》鐵釘。又《晉書·陶侃傳》竹頭木屑,悉令掌之,及桓溫伐蜀,以所貯竹頭,作釘裝船。 又國名。《山海經》有釘靈之國。《註》吳任臣云:釘靈,今丁靈國。又名丁令。亦作丁零。 又《抱樸子·黃白卷》光明美色,可中釘也。 又《集韻》都挺切,音頂。《前漢·王子侯者年表》有利侯劉釘。《註》音丁。又音鼎。 又《集韻》煉鉼金。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矴。義同。 又《增韻》以釘釘物也。 又《五音集韻》郞丁切,音靈。《字類》撞。

說文解字

  • 《卷十四》《金部》 ·釘
  • 鍊鉼黃金。從金丁聲。當經切

English

nail, spike; pursue closely

釘的造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