臏
注音: ㄅㄧㄣˋ 讀音: bìn
簡體部首: 月 簡體部外筆畫: 10 簡體總筆畫: 14
繁體部首: 肉
五筆86/98:EPRW 倉頡: BJOC 鄭碼: QWPO 電碼: 9141
筆順編號: 35114453212134 四角號碼:73281 UNICODE: 8191
基本意思
(臏)
bìn ㄅㄧㄣˋ- 同髕。
方言注音
- 粵語:ban3
詳細意思解釋
- 臏
臏 bìn〈名〉
- 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史記·秦本紀》
詞性變化
- 臏
臏 bìn〈動〉
- 特指古代一種剔掉膝蓋骨的酷刑 [pick out patella]
- 髕罰之屬五百。——《漢書·刑罰志》
- 周改臏作刖。——《周禮·司刑》注
- 放臏者,脫去人之臏也。——《書·刑德》
- 孫子臏腳。——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 又如:臏辟(古代斷足的酷刑);臏腳(砍去膝蓋骨及以下的酷刑);臏罰(剔去膝蓋骨的酷刑)
《康熙字典》
- 《未集下》《肉字部》 ·臏
- 《廣韻》毗忍切《集韻》《韻會》婢忍切,音牝。《說文》膝耑也。《增韻》膝蓋骨。《潘岳·西征賦》徂潛鉛而脫臏。《註》膝蓋也。 又《玉篇》臏骨也。《史記·秦本紀》王與孟說舉鼎,絕臏。《註》正義曰:臏,脛骨也。 又《集韻》一曰刖也。《周禮·秋官·司·刖罪五百註》刖,斷足也。周改臏作刖,殺死也。《禮·文王世子·其罪則纖剸亦告於甸人註》宮割臏墨劓刖,皆以刀鋸割刺人體也。 又人名。《史記·孫武傳》孫臏,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又《集韻》毗賓切,音頻。又遍忍切,音。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