瓛
注音: ㄏㄨㄢˊ ㄧㄝˋ ㄧㄚˋ 讀音: huán yè yà
簡體部首:王 簡體部外筆畫: 20 簡體總筆畫:24
繁體部首:玉
五筆86: GHAD 五筆98:GHGD 倉頡: MGYBK 鄭碼: CIGS 電碼: 3893
筆順編號:112121531512512543121344 四角號碼:13184 UNICODE:74DB
基本意思
huán ㄏㄨㄢˊ- 古代的一種玉,長九寸。
方言注音
- 粵語:wun4
- 客家話:[海陸豐腔]fan2[客英字典]fan2[臺灣四縣腔]fan2
詳細意思解釋
- 瓛
瓛 huán〈名〉玉圭的一種,多用于人名 [a kind of jade]
- 瓛,圭名。——《廣韻》
《康熙字典》
- 《午集上》《玉字部》 ·瓛 ·康熙筆畫:25 ·部外筆畫:20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說文》桓圭,公所執。從玉獻,會意。《集韻》通作桓。 又人名。《劉峻·辨命論》近世有沛國劉瓛,瓛弟璡,一時之秀士也。 又《正韻》字書又音钀,馬鑣也。 又《集韻》許建切,音獻。桓圭也。
說文解字
- 《卷一》《玉部》 ·瓛
- 桓圭。公所執。從玉獻聲。胡官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