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
注音: ㄌㄤˊ 讀音: láng
簡體部首:王 簡體部外筆畫: 7 簡體總筆畫:11
繁體部首:玉
五筆86: GYVE 五筆98: GYVY 倉頡: MGIAV 鄭碼:CSXO 電碼:3809
筆順編號: 11214511534 四角號碼: 13132 UNICODE:7405
基本意思
láng ㄌㄤˊ- 〔~~〕a.象聲詞,金石相擊聲;b.象聲詞,響亮的讀書聲,如「書聲~~」。
- 〔~玕〕像珠子的美石。
- 〔~玡〕山名,在中國山東省。
方言注音
- 粵語:long4
- 客家話:[客英字典]long2[海陸豐腔]long2[梅縣腔]long2[臺灣四縣腔]long2[寶安腔]long2[客語拼音字匯]long1long2
詳細意思解釋
- 瑯
瑯 láng〈名〉
- (形聲。從玉,良聲。本義: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
- 同本義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
- 瑯,瑯玕似珠者。——《說文》
- 厥貢惟球琳瑯玕。——《書·禹貢》。傳:「石似玉。」
- 又如:琳瑯(美玉,比喻優美珍貴的東西);瑯花(瑯華。瑯玕樹所開之花,常以美稱白花)
- 門環[door ring]
- 木門倉瑯根,謂宮門銅鍰,言將尊貴也。——《漢書》
- 姓
詞性變化
- 瑯 láng
<象>形容清朗、響亮的聲音。如:瑯玕(用鐵鏈鎖人。又指象聲詞);瑯然(聲音清朗的樣子);瑯誦(朗誦)
- 瑯 láng
〈形〉潔白、華美如玉 [resembling pearl; white carnetian]
- 已過重陽半月天,瑯華千點照寒煙。——皮日休《奉和魯望白菊詩》
《康熙字典》
- 《午集上》《玉字部》 ·瑯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7
- 〔古文〕《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郎。《說文》瑯玕,似珠者。《玉篇》瑯玕,石似玉。《廣韻》瑯玕,玉名。《書·禹貢》厥貢惟球琳瑯玕。《傳》瑯玕,石而似珠。《山海經》崐崘山有瑯玕樹。《本草》寇宗奭曰:西域記云天竺出瑯玕。蘇恭云:是琉璃之類,琉璃乃火成者,非瑯玕也。李時珍曰:山海經云開明山北有珠樹。淮南子云:曾城九重有珠樹,在其西,珠樹卽瑯玕。在山爲瑯玕,在水爲珊瑚。 又瑯琊,郡名。今沂州俗作瑯。《山海經》瑯琊臺在渤海閒,瑯琊之東。《註》今瑯琊在海邊,有山嶕嶢特起,狀如高臺。《括地志》瑯琊山在密州諸城縣東南,始皇立層臺於山上,謂之瑯琊臺。 又姓。《五音集韻》齊有大夫瑯過。 又倉瑯,宮門縮首銅鐶。《前漢·趙后傳》木門倉瑯根。 又瑯當,長鏁也。《前漢·王莽傳》以鐵鎖瑯當其頸。或作瑯璫。 又琳瑯,玉聲。《楚辭·九歌》撫長劒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又《周禮·夏官·司馬振鐸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鼙聲不過闒,鐸聲不過瑯。《疏》鼓鼙與鐸,聲之有異也。 又《字彙補》力宕切,音浪。《管子·宙合篇》以瑯蕩凌轢人。*(瑯)《廣韻》俗瑯字。
說文解字
- 《卷一》《玉部》 ·
- 瑯玕,似珠者。從玉良聲。魯當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