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
注音: ㄐㄧㄝˊ ㄐㄩˊ 讀音: jié jú
五筆86/98:SFKG 倉頡: DGR 鄭碼:FBJ 電碼:2720
筆順編號:1234121251 四角號碼:44961 UNICODE: 6854
基本意思
jié ㄐㄧㄝˊ- 〔~梗〕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暗藍色或紫色,供觀賞。根可入藥。
英漢互譯
- orange
方言注音
- 粵語:aat1gat1
- 客家話:[陸豐腔]git7[客英字典]git7[寶安腔]git7
- get7[客語拼音字匯]gid5[海陸豐腔]git7giet7[梅縣腔]git7[臺灣四縣腔]git7giet7
- 潮州話:kiag4(khiak)「潮州」kiêg4(khiek舊時:khiet)
詳細意思解釋
- 桔 jié
〈名〉
- 桔梗,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balloonflower]
- 桔,桔梗藥草也。從人,吉聲。——《說文》
- 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澤,累世不得一焉。——《戰國策·秦策》
- 又如:桔檔兒(高粱稈的頂端細的部分)
- 桔槔 [boom]。古代的一種井上汲水工具,是架在水邊的杠桿,一端掛水桶,一端墜大石塊
- 直木 [right tree]
- 桔,直木。——《說文》
- 另見 jú
《康熙字典》
- 《辰集中》《木字部》 ·桔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 《廣韻》古屑切《集韻》《類篇》《韻會》吉屑切,音結。《說文》桔梗,藥名。《戰國策》求柴胡、桔梗于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 又桔橰,井上轆轤也。《莊子·天運篇》桔橰者,引之則俯,舍之則仰。 又《史記·信陵君傳》北境傳舉烽。《文穎註》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橰,以薪置其中,有則燃之,謂之烽。 又桔柣,鄭遠郊名。詳柣註。 又《集韻》奚結切,音纈。義同。
說文解字
- 《卷六》《木部》 ·桔
- 桔梗,藥名。從木吉聲。一曰直木。古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