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辭典

中文字典 >> 木部 >>

注音: ㄑㄧㄥˊ 讀音: qíng  

部首:   部外筆畫: 12   總筆畫: 16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12   簡體總筆畫:16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 13   繁體總筆畫:17

五筆86/98:AQKS   倉頡: TKD   鄭碼:ERMF   電碼: 2913

筆順編號: 1223525131341234   四角號碼: 48904   UNICODE:6AA0


基本意思

qíng   ㄑㄧㄥˊ
  1. 燈架,燭臺:燈~。
  2. 借指燈:孤~。
  3. 矯正弓弩的器具。

方言注音

  • 粵語:king4
  • 客家話:[海陸豐腔]kiang2kiong1[梅縣腔]gin3[臺灣四縣腔]kiang2kiong1[客英字典]kiang2

詳細意思解釋

  • qíng

〈名〉

  1. ( 形聲。從木,敬聲。本義:矯正弓弩的器具)
  2. 同本義 [adjuster]
    1. 檠,榜也。…弛弓防損傷,以竹若木輔于里繩約之。——《說文》
    2. 不能紲檠巧用。——《詩·角弓》傳
    3. 檠不正而可以正弓。——《淮南子·說山》
    4. 弓待檠而后能調。——《淮南子·脩務》
    5. 檠弓弩。——《漢書·蘇武傳》
  3. 又如:檠枻(矯正弓弩的器具);檠榜( 矯正弓弩的器具)
  4. 燈臺 [lampstand]
    1.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蘇軾《侄安節遠來夜坐》
  5. 燈 [lamp]
    1.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無膏。——王安石《自州追送朱氏女弟》

《康熙字典》

  • 《辰集中》《木字部》 ·檠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3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榜也。《唐韻》所以正弓。或作。通作。《詩·秦風》竹閉緄縢。《釋文》弓檠曰。《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內之檠中。《淮南子·修務訓》弓必待檠,而後能調。 又借作燈檠字。檠,架也。韓愈有短檠歌。 又《唐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敬切,音競。檠子,疉名。《類篇》有足所以幾物,卽隔子也。《前漢·地理志》朝鮮民飮食以籩豆。《師古註》以竹曰籩,以木曰豆,今之檠也。*考證:〔《詩·秦風》竹閉緄縢。《箋》弓檠曰。〕 謹照原文箋改釋文。

English

stand for lamp; frame for bow

檠的造詞

檠的成語

別人正在查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