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當
注音:
意思解釋:旗鼓:古時作戰以搖旗擊鼓指揮進退。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處典故: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隱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愿因將軍兵馬,旗鼓相當。」
成語簡語:qgxd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見「棋逢對手」(744頁)。
反義詞:相形失色、天差地別
成語例子:單說何孝先自辦此事以來,居然別開生路,與申大善士一幫旗鼓相當,彼此各不相干。(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
英語翻譯:be well…matched
日語翻譯:両方(りょうほう)の実力(じつりょく)には優劣(ゆうれつ)がない
俄語翻譯:располагать равными силами
其他語言:<德>gleich stark sein <sich die Waage halten><法>adversaires de même force <à forces égales>
成語謎語:兵力一致
來源故事:
西漢末年,成紀(今甘肅秦安地區)隗(wěi)囂組織武裝力量反抗王莽統治,攻占隴西、張掖、酒泉、敦煌等地。后劉秀任隗囂為西川大將軍。為阻止占據成都的公孫述勢力向外發展,劉秀寫信給隗囂,希望他阻擊公孫述的侵犯。信的大意是:如公孫述進兵漢中,圖謀長安,我希望借重將軍的兵馬旗鼓抵擋之。如你能這樣做,我就算得到上天的賜福。人們由劉秀信中「愿因將軍兵馬旗鼓相當」引申出「旗鼓相當」,比喻勢均力敵或力量不分上下。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眾怨之的
- 鹿走蘇臺
- 眾議成林
- 嫉惡好善
- 旗鼓相當
- 龍肝鳳腦
- 嫉貪如仇
- 發言盈庭
-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 七竅流血
- 趕不上趟
- 融洽無間
- 智者所見略同
- 柳絮才高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管窺筐舉
- 管窺蠡測
- 期頤之壽
- 嫁雞逐雞,嫁犬逐犬
- 眾喣山動
- 發揚蹈厲
- 眾喣飄山
- 弓調馬服
- 名標青史
- 智珠在握
- 趕潮流
- 強干弱枝
- 摩肩接踵
- 發揚踔厲
- 及笄年華
- 煎膏炊骨
- 疾如旋踵
- 融會通浹
- 梁上君子
- 趕時髦
- 人不人,鬼不鬼
- 浪子回頭
- 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 鋪眉蒙眼
- 吉星高照
- 人道主義
- 流連忘返
- 眾喣漂山
- 拉閑散悶
- 故弄玄虛
- 煎鹽迭雪
- 如蟻附膻
- 及瓜而代
- 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
- 高岸成谷,深谷為陵
- 快意當前
- 發硎新試
- 人地兩生
- 融匯貫通
- 鉤爪鋸牙
- 發禿齒豁
- 熔古鑄今
- 戎馬倥傯
- 高岸為谷
- 了不長進
- 彗汜畫涂
- 眾星攢月
- 慢易生憂
- 蒹葭玉樹
- 忍辱偷生
- 驢前馬后
- 眾星環極
- 南轅北轍
- 花甲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