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盡棄
注音:
意思解釋:以前的功勞、成績完全丟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費。
出處典故: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今又將兵出塞,過兩周,倍韓,攻梁,一舉不得,前功盡棄。」
成語簡語:qgjq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與「功虧一簣」有別:~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功虧一簣」是比喻性的;其失敗原因全在于只差最后一點努力;含有明顯的惋惜的意思。
反義詞:大功告成
成語例子:皇上叫你去帶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贏了還好,打輸了,豈非前功盡棄,自尋苦惱。(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九回)
英語翻譯:waste all the previous efforts
日語翻譯:前功(ぜんこう)殘(のこら)ずむだになる
俄語翻譯:все усилия пошли насмáрку
其他語言:<德>alle bisherigen Anstrengungen sind vergebens <alles bisher Erreichte ist verloren><法>tout l'effort dépensé est complètement perdu <c'est peine perdue>
成語謎語:力
歇后語:扎鞋底不栓線結;雞飛蛋打
來源故事:
戰國末年縱橫家蘇厲去游說周郝王去阻止秦國的大將白起進攻魏國都城大梁,如果大梁不保,周王朝就危險了。并舉楚國名將養由基百發百中的例子,前邊99次都中了,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盡棄了。白起沒有理會蘇厲的話,繼續進行兼并戰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及賓有魚
- 切骨之仇
- 前功盡棄
- 迷魂陣
- 南阮北阮
- 雀鼠之爭
- 斷無此理
- 慢條斯理
- 泉石膏肓
- 斷頭將軍
- 渾俗和光
- 明效大驗
- 庚癸之呼
- 千叮萬囑
- 斷手續玉
- 賣國求榮
- 論甘忌辛
- 回頭是岸
- 碌碌無能
- 名下無虛
- 陸海潘江
- 斷墨殘楮
- 畫梁雕棟
- 根深柢固
- 格物致知
- 嘩眾取寵
- 斷爛朝報
- 斷決如流
- 斷簡殘編
- 毫發無遺
- 毫不留情
- 毫不猶豫
- 毫不相干
- 迫不及待
- 毫不在意
- 戚戚具爾
- 取轄投井
- 剖肝泣血
- 氣壯山河
- 輕車熟路
- 革舊維新
- 高抬貴手
- 火燒眉毛
- 黃發垂髫
- 斷齏畫粥
- 鏡里觀花
- 簪纓之族
- 瞻顧前后
- 瞻前忽后
- 簪纓門第
- 謹小慎微
- 瞻前慮后
- 一人高升,眾人得濟
-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 一人做事一人當
- 雞犬不寧
- 高世駭俗
- 蠅隨驥尾
- 蠅聲蛙躁
- 兼人好勝
- 兼功自厲
- 蠅頭蝸角
- 兼覆無遺
- 戒備森嚴
- 斷還歸宗
- 蠅頭小楷
- 蠅名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