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磚引玉
注音:
意思解釋: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出處典故: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成語簡語:pzyy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于謙詞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子: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拋磚引玉,以為借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英語翻譯:give a thing with a view of getting sth.better
日語翻譯:人(ひと)の立派(りっぱ)な考(かんが)えが引(ひ)き出(だ)せるようまず自分(じぶん)の意見(いけん)を出す
俄語翻譯:игрáть роль скромной прелюдии
其他語言:<德>mit ein paar hingeworfenen Bemerkungen eine fruchtbare Diskussion anregen<法>parler le premier dans le but de faire ressortir l'esprit des autres orateurs
成語謎語:國
來源故事:
唐代高僧從諗撣師,主持趙郡觀音院多年。相傳他對僧徒參禪要求極嚴,必需人人靜坐斂心,集中專注,絕不理會外界的任何干擾,達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動的入定境界。有一天,眾僧晚參,從諗禪師故意說:「今夜答話,有聞法解悟者出來。」
此時徒眾理應個個盤腿正坐,閉目凝心,不動不搖。恰恰有個小僧沉不住氣,竟以解問者自居,走出禮拜。從諗撣師瞟了他一眼,緩聲說道:「剛才拋磚引玉,卻引來一塊比磚還不如的土坯!」
另外,有一個拋磚引玉的故事。據《歷代詩話》、《談證》等書記述:唐代詩人趙嘏,以佳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博得大詩人杜牧的贊賞,人們因此稱趙嘏為「趙倚樓」,當時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詩人,一向仰慕趙嘏的詩才。他聽說趙嘏來到吳地,料他一定會去靈巖寺游覽,便先趕到靈巖,在寺前山墻上題詩兩句,希望趙嘏看到后能添補兩句,續成一首。果然趙嘏游覽靈巖寺看到墻上兩句詩,不由詩興勃發,順手在后面續了兩句,補成一首完整的絕詩。常建的詩沒有趙嘏寫得好,他以較差的詩句引出趙嘏的佳句,后人便把這種做法叫作「拋磚引玉」。其實,常建、趙嘏并非同時代人,他們各自的活動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續詩之說不可信,只是由于這段故事很出名,人們也就承認它是成語「拋磚引玉」的出處之一。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養子防老,積谷防饑
- 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 薪盡火滅
- 拋磚引玉
- 引決自裁
- 荒郊曠野
- 荒怪不經
- 夢熟黃粱
- 博學篤志
- 木石為徒
- 盱衡大局
- 伶仃孤苦
- 荒郊野外
- 博學多識
-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泫然流涕
- 如是而已
- 軸轤千里
- 民康物阜
- 神差鬼使
- 學不躐等
- 博學宏才
- 夢往神游
- 藝多不壓身
- 意外之財
- 蘇武牧羊
- 木形灰心
- 弘誓大愿
- 夢想不到
- 養生之道
- 壇壇罐罐
- 聯袂而至
- 養軍千日,用軍一時
- 舍本求末
-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 薪燼火傳
- 木朽不雕
- 藝高人膽大
- 上烝下報
- 平頭正臉
- 晝錦榮歸
- 六韜三略
- 輕于鴻毛
- 薛卞之門
- 博者不知
- 如斯而已
- 以勢壓人
- 引而申之
- 擊壤而歌
- 尹邢避面
- 體國安民
- 晝錦之榮
- 體察民情
- 擊節稱嘆
- 學不沾洽
- 引船就岸
- 以正視聽
- 博學審問
- 夢想神交
- 晝慨宵悲
- 學成文武藝,貨于帝王家
- 荒渺不經
- 燕麥兔葵
- 巧發奇中
- 體體面面
- 如訴如泣
-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 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