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靜氣
注音:
意思解釋:心情平穩;態度冷靜;不魯莽行事。
出處典故:宋 呂本中《官箴》:「又如監司郡守嚴刻過當者,須平心定氣與之委曲詳盡,使之相從而后已。」
成語簡語:pxjq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用于勸解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和「心平氣和」;都表示「心情冷靜;不魯莽行事」。常可通用。但~偏重于「平心」;指內心平靜;「心平氣和」偏重于「氣和」;指態度溫和。而且「心平氣和」的搭配對象比~多。
同義詞:心平氣和
反義詞:意氣用事
成語例子:希望你平心靜氣地想一想,不要意氣用事。
英語翻譯:with equal mind
俄語翻譯:проявить спокойствие и выдержку
其他語言:<德>ruhig <in aller Gemütsruhe><法>rester calme et serein <garder son sang froid>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瞎說八道
- 騎虎難下
- 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 泥蟠不滓
- 天人路隔
- 肥肉大酒
- 甜蜜動聽
- 天人感應
- 甜甜蜜蜜
- 知以藏往
- 甜語花言
- 天壤之判
- 遠處夸稱,近方賣弄
- 平平淡淡
- 拿不出手
- 目不暇接
- 河水不洗船
- 憑虛公子
- 無立錐之地
- 舉棋不定
- 大事化小
- 摸著石頭過河
- 力盡筋疲
- 知義多情
- 大手筆
- 居不重席
- 平平靜靜
- 攪海翻天
- 瞎燈黑火
- 拿定主意
- 妙筆生花
- 嗟悔亡及
- 了身達命
- 平心靜氣
- 臨期失誤
- 向隅獨泣
- 知一不知十
- 向隅之感
- 向隅之泣
- 肥肉厚酒
- 臨深履尾
- 臨深履冰
- 知一而不知二
- 遠隔重洋
- 平平泛泛
- 螟蛉之子
- 錦衣行晝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迷離撲朔
- 迷人眼目
- 臥床不起
- 嫠不恤緯
- 和氣致祥
- 齊東野語
- 偷安茍且
- 瞎燈滅火
- 天人勝處
- 噎噎咽咽
- 拿風躍云
- 平平穩穩
- 肥水不落外人田
- 遠見明察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好色之徒
- 邪書僻傳
- 遠近馳名
- 目光如鼠
- 揭竿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