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
注音:
意思解釋:萍:浮萍;是隨風飄蕩;聚散離合不定的一種厥類植物。像浮萍隨水飄泊;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出處典故: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成語簡語:psxf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無深交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析:見「邂逅相遇」(1062頁)。
反義詞:莫逆之交
成語例子:此生平第二知心交也。惜萍水相逢,聚首無多日耳。(清 沈復《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
英語翻譯:meet casually
日語翻譯:あかの他人(たにん)と偶然(ぐうぜん)にめぐり會う
俄語翻譯:случáйно соитись
其他語言:<法>se rencontrer par hasard
來源故事:
王勃字子安,是唐初著名的文學家。他少年時便很有才學,6歲時就能寫文章,而且寫得又快又好;14歲時,已能即席賦詩。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合稱「初唐四杰」。他15歲應舉及第,曾經擔任參軍(將軍府的重要幕僚),后因罪免官。公元676年,王勃去交趾(在今越南境內)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今江西南昌)時,都督閻伯嶼因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定于九月九日重陽節在那里宴請文人雅士和賓客朋友。他的女婿吳子章很有文才,閻伯嶼叫他事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到時當眾炫耀。王勃是當時有名文士,也在被請之列。宴會上,閻伯嶼故作姿態,請來賓為滕王閣作序。大家事先都無準備,所以都托辭不作。請到王勃時,他卻并不推辭,當場揮毫疾書,一氣呵成,寫就了著名的《滕王閣序》,各賓客看了一致稱好。閻伯嶼讀后也深為欽佩,認為這篇序文比自己女婿寫的要高明得多,也就不再讓吳子章出場著文了。《滕王閣序》構思精絕,文氣通順暢達,而又縱橫交錯。序文在鋪敘盛會勝景的同時,也流露出王勃壯志難酬的感慨:「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這幾句的意思是:關山重重,難以攀越,有誰為失路的人悲哀?今天與會的人像萍浮水面,偶然相遇,都是他鄉之客。表達了他生不逢時,慨嘆自已命運不佳的心情。不久,王勃離開洪都,前往交趾。不幸的是在渡海時遇難,死時才26歲。
別人正在查的成語意思
- 戀棧不去
- 珞珞如石
- 應時而生
- 析縷分條
- 捋臂揎拳
- 萍水相逢
- 潛神默思
- 喪明之痛
- 寧為雞口,勿為牛后
- 希世之才
- 法貴必行
- 天步艱難
- 大好山河
- 臼頭深目
- 梨園弟子
- 品頭評足
- 如火燎原
- 潛臺詞
- 隨波漂流
- 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 耦俱無猜
- 大喝一聲
- 先獲我心
- 蓬賴麻直
- 應天從物
- 應天從民
- 潛圖問鼎
- 慮事多暗
- 緩帶輕裘
- 寧為雞尸,無為牛從
- 天長地遠
- 法外施恩
- 大哄大嗡
- 應天受命
- 先即制人
- 隨侯之珠
- 枯骨之余
- 潛移陰奪
- 耦居無猜
- 緩歌慢舞
- 西裝革履
- 桀驁不馴
- 拈花微笑
- 放誕任氣
- 老馬識途
- 任其自然
- 枯瘦如柴
- 刻木為吏
- 大吼大叫
- 知其一不達其二
- 寧為太平狗,莫作離亂人
- 知其一未睹其二
- 偶燭施明
- 克盡厥職
- 緩歌縵舞
- 埋鍋造飯
- 先計后戰
- 西臺痛哭
- 放蕩馳縱
- 能近取譬
- 潛滋暗長
- 枯楊之稊
- 緩轡而行
- 偶語棄市
- 枯楊生華
- 隨機而變
- 埋沒人才
- 知其一未知其二